从政策工具看,提高了政策运用的机制化水平,强调财政货币政策与中长期战略规划、区域和产业等政策间的协调与配合。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更加重视健全以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是在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先行的系统规划设计,妥善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等中长期问题,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调控模式看,更加注重政策的规则式调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在服务于中长期目标的前提下,以规则为基础兼顾灵活性,强调规则和相机抉择的统一。换言之,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并不是一味强调规则和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放弃或忽视政策的灵活性,旨在根据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景气循环相机而动、实时调控,从中长期或跨周期视角评价政策指标的高低和政策风险水平,如赤字水平、债务率、宏观杠杆率等。
从政策关系看,更加重视政策之间的搭配和协同。一方面,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并不意味着对逆周期调节的摒弃,而是在跨周期调节大框架下仍重视发挥逆周期调节的功效,重视二者的有效搭配和协调统一。虽然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更加注重中长期目标,然而对疫情、自然灾害、贸易摩擦、大国冲突等突发情况带来的短期经济扰动也仍要做好逆周期调节设计,即强调在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框架设计中做好逆周期调节预案,促使熨平短期经济波动和实现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有机衔接。另一方面,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涉及的政策体系和调控工具更加丰富,涉及部门更加繁杂,从而更加重视部门沟通和政策协同,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搭配和协调模式,确保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组合的施力点恰到好处,形成协调统一的政策目标、方向、力度和科学合理的搭配机制。
从传导机制看,更加重视政策的预期传导,有利于降低宏观政策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对中国经济发展长短期目标的实现存在较大影响。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更加关注政策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关注政策调控背后可能潜伏着的代价,重视稳住并引导微观主体或市场主体的预期,以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理顺政策的预期传导机制、降低不确定性,是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优势所在,也是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的关键内容。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重视从中长期视角加强预期管理,加强公众沟通,着力稳定市场预期,给企业及微观主体更大自主权、更大发展空间、更大活力,以增强市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信心和热情。
从政策评价看,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效果的评价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包括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整体效果、各项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工具实施方向和力度与调控目标的契合度,还包括分周期调控目标值和中长期目标值的科学性、分周期调控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吻合度、各项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协同效果、宏观政策风险的跨周期评价和监测等。通过一系列的评价和监测,能够确保各类长短期宏观政策形成集成效应,提高宏观政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