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7日电/最近几年,买国货、用国货的观念,再度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为蓄势已久的“国货崛起”吹响了又一波冲锋的号角。这里之所以要加上一个“又”字,是因为自近代以来,“振兴国货”的口号已数度登上历史舞台。只有读懂“国货”的过去,中国制造业这艘“大船”,才能穿透历史的迷雾,驶向前景更加广阔的未来。
从字面意义上看,所有国产商品都可以被称为“国货”,因此,在国际市场形成之前,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岁月里,消费的都是不折不扣的国货。然而,作为符号与标签的“国货”概念,并非古已有之——直到1894年,兼有启蒙思想家和实业家两重身份的郑观应,才在名作《盛世危言》中为“振兴国货”的思想种下萌芽,“首为商战鼓与呼”。从历史背景上看,正是因为大批“洋货”涌入中国市场,国人对“国货”的认知才日益清晰起来,因此,“国货”这一概念自诞生起,就注定要与“洋货”并列,在比较和竞争中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存在。
由于工业革命发生于西方,近代中国又在多场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中接连战败,早期国货的市场竞争力很难与洋货抗衡。尽管在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短暂时期,民族资本业实现了表面上的繁荣,但这并不等于国货战胜了洋货。当时的中国,既不掌握关税自主权,也没有成体系的产业政策和工业思想。一场又一场的“国货运动”,就像潮起潮落。
五四运动期间,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愤慨,社会各界掀起了规模空前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浪潮,此后两年,日本对华出口一度显着下降。但是,国货并未就此将日货踩在脚下,日本对华出口很快迎来回升。这并不是因为国人的爱国热情不持久,而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制造业,根本不具备替代进口商品的条件。低廉的关税、门户洞开的政策、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存在,都为洋货的倾销大开方便之门,彼时基础薄弱的国货,自然难以与之抗衡。
回望近现代史,一代代民族资本,前赴后继地追求着“国货战胜洋货”的宏愿。其中,不乏富有行动力的“国货先锋”,更不缺少可歌可泣的“国货故事”。这些行动的动力来源,更多的是国人的民族情怀。实业家与民众空有一腔爱国热血,却因为国家的孱弱和政策的短视,迟迟无法建立能够扶持国货茁壮成长的商业模式,也就无法让国货真正“支棱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终于在国际社会上挺直腰板、“站”了起来。对国货事业而言,这意味着中国终于可以重新制定系统性的产业政策,为各类工业产品的国产化、规模化扫清障碍。一座座工厂迅速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几乎覆盖所有人民日常生活所需。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已经拥有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然而,一个健康的产业政策,不能只有扶持而缺乏竞争。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的开放,国货很快就被进口商品分走了巨大的份额。许多曾是数代人“共同回忆”的国货品牌,先后折戟沉沙、销声匿迹。众多不为销路发愁的国营工厂,突然就陷入了经营困境。即便是那些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老牌子,或是诞生于改革开放时代的新生国货品牌,也常常被消费者视为“中低端”,只能作为进口货的“下位替代品”存在。这样的局面,不仅给国产制造业浇了一盆冷水,也给“振兴国货”提出了全新挑战。
正是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不断锤炼,不少“中国制造”靠着质量与创新成功向“高端”转型,甚至成为国际市场的领军者。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人对国货的期待从来不是“小富即安”,而是希望国货有朝一日能在国际舞台上引领技术、引领潮流、引领时代。为此,国货必须在竞争中找到突破、超越的路径,以实力击败对手。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鑫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