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19日电/据大公报报道,最卑微的栖所──笼屋,早在港英时代开始出现。在1985年之前,单身人士不可以申请公屋,租金便宜的床位寓所变成这类人士的“水泡”。当时很多劳动阶层的单身汉,租住三呎乘六呎的床位,几十伙人共用一个厨房及厕所,业主利用铁笼做出上下两层,甚至三层的床位,“笼屋”由此出现。
笼屋租金较低,但环境卫生和消防问题也特别多。
政府自1994年制定《床位寓所条例》,在1998年实施,将笼屋称为“床位寓所”,并界定为一个单位内有12伙或以上人租住的床位。1998年全港登记的持牌床位寓所有63间,至今持牌约10间。
年轻“笼民”与日俱增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副主任施丽珊指出,坊间不登记的笼屋繁多,估计“笼民”多达5000人。施指疫情下开工不足或失业者众,多了年轻人加入做“笼民”,现时笼屋租金约1200至1500元,私隐度较高的棺材房、太空仓等床位租金则约1500至3000元。她说,居于笼屋的都是单身人士,要告别笼屋,需改变单身人士申请公屋的计分方法,现时每年只有2000个一人公屋单位供应,却高达10万人轮候;要笼屋绝迹,政府必须加快觅地增加公屋供应量,并需改善就业和提升工资。
根据劏房租务管制小组2020年资料显示,出租床位现时仍有160个,而环境类似笼屋,伙数少于12伙的单位的板间房,则有3415间。香港社区组织协会2021年3月的调查报告指出,床位、笼屋呎租高达104元,比较豪宅呎租高出3.5倍。截至2021年3月,约有153300宗一般公屋申请,平均轮候时间为5.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