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如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7-08 08:43:34


  中评社北京7月8日电/本期嘉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研究员 李艶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李鹏飞

  赛迪集团总经理、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 秦海林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古堂生

  主持人

  经济日报社编委、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院长 孙世芳

  制造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完整产业体系、最完善产业配套的制造业大国和最主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但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邀请四位专家围绕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提振企业信心

  增强制造业新动能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制造业的扶持政策,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明显提高,效果如何?

  李鹏飞: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是制造业新动能不断增强,装备和高技术产业引领增长。2020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分别增长10.8%、16.4%,是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2.6倍、4倍。今年一季度,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9.9%、31.2%;两年平均分别增长9.7%、12.3%,增速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板块。二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取得新进展,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先进产能比重不断提高。2019年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47.1%,比2016年提高6.5个百分点。三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推进。通过各方努力,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已广泛融入制造业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等各环节。截至去年,全国建成70多个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的数量达到4000万套,工业APP突破25万个。

  古堂生:我国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尤其是2016年以来,包括“营改增”、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研发费加计扣除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频繁向制造企业倾斜,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减轻企业负担、缓解研发压力、消除疫情不利影响、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和激励了制造业企业加大投入资金开展技术研发、加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以玉柴为例,2020年玉柴集团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所得税约2888万元。对于这些因享受税费优惠节约的资金,玉柴集团主要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和行业专家以及提高技术人员薪酬等,为缓解企业资金“瓶颈”,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做精做强做专发动机主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挥独特优势

  加快融合发展步伐

  主持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有赖于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制造业企业如何攻坚发力,加快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高质量、高适用性优势转变?

  李艶:制造企业应以产品创新、品质提升、价值增值为目标,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创新发展,包括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多数传统领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先从“上云”开始,逐步将自身业务功能与云平台整合,降低信息化成本,促进数据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三是促进绿色发展,将绿色供应链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全流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四是坚持品质优先,始终坚守产品质量的底线,树立良好企业信誉和形象,以优质带动优价,以一流品质赢得客户和市场竞争。五是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中小企业要致力于成长为长期专注于产业链细分产品领域,生产技术或工艺领先的“专精特新”型企业或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单项冠军。

  李鹏飞:企业活力迸发是产业竞争力强大的源泉,制造业企业要在创新创造、质量提升、品牌创建、资源整合等方面发力攻坚,加快从低成本竞争优势向高质量、高适用性优势转变。

  第一,要抢抓政策机遇,持续增加创新投入。第二,善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持之以恒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质量第一的意识和质量先行的价值理念,不断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第三,放眼长远持久用力,面向世界创建中国品牌。在强化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引领行业产品潮流的同时,以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商业价值观为内核,面向世界打造中国品牌。第四,树立全球视野,在世界范围内整合产业生态资源。要坚定信心,坚持从全球视野谋划,世界范围布局,不断提高产业生态主导力。

  秦海林:发挥不同规模、各种类型市场主体的独特优势,发挥示范效应,带动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融合发展步伐。一是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支持与推动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推动者作用,在技术、产品、服务等领域持续创新突破,深化与配套服务企业协同,引领产业链深度融合和高端跃升。二是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示范效应。推动行业领军企业发展专业化服务,提供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三是激活专精特色融合发展活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模式创新,在细分领域培育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激活与推动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古堂生: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一是要加快智能化工厂建设,通过注入精益管理理念和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工程管理、生产执行系统与核心业务系统集成,大幅缩短生产周期,实现生产优化和产品优化。二是优化供应链,建立实时的、增值的供应链网络,确保采购到交付的集成性与控制性、目视化,提升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三是优化销售和售后服务,加强销售和售后管理的效率,对客户信息、售后服务信息进行统一,确保公司营收增长,加快企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四是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为企业生产、运行、服务提供决策与诊断。五是创新商业模式,使大规模生产转变为更加个性化的定制生产与服务。

  解决“卡脖子”难题

  夯实根基迫在眉睫

  主持人: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还有哪些差距?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李鹏飞: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规模领先、不断创新的制造业体系。但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还有不少差距。在技术创新方面,引领全球产业变革从“0”到“1”的创新突破少;在资源整合方面,主导全球价值链分配的“链主型”企业少;在基础能力方面,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先进工艺还存在不少瓶颈;在质量美誉度方面,部分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亟待提升;在品牌实力方面,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不多。

  当前,外部需求、供给和创新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制造业的贸易链、产业链和创新链形成了重大挑战。首先,外部需求环境尚未恢复,我国制成品贸易链面临冲击。世界货物贸易增长前景不明朗,国内制成品贸易链延链、补链、强链将会面临较大困难。其次,发达国家力推制造业回流,产业链竞争力短期内承压。由于最近美欧推动的是高技术产业链回流,这些行业的欧美企业一旦回迁,国内企业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填补其空白,从而会在短期内使国内相关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再次,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可能会对创新链产生一定影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