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杨洁篪主任今年3月在安克雷奇参加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时强调,美国没有资格从实力角度出发同中国谈话。近日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表示,中国外交的风格已经发生变化,需要西方适应我们的新风格。在您看来,中国外交发生了怎样的风格或者说范式转变?这种变化下一步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阎学通:现在大家越来越多地把中国目前的外交范式称为“平视外交”,我们提出了要平视世界。面对美国,我们想要在外交领域跟它平起平坐,这是非常明显的。所谓“平起平坐”带来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你用什么样的政策对我,我就用什么样的政策对你。
而说到中国外交范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或者说调整,我认为我们可能得根据中国政府的政策来理解当前中国外交官的个人发言。比如说此前外交部发言人回应某个外交官的言论时说道“我们不评论外交官个人的言行”,这意思就是说中国外交官的个人言行并不代表国家政策。
当前中国外交出现的这种范式变化和以前非常不同,以往中国外交官说的每句话都会被国际社会理解为是中国政府政策的表达,而今天国际社会不一定认为中国外交官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中国政府的政策,外交官发的微博和写的文章也不一定代表中国政府的政策。所以中国外交官们口中的哪句话代表了中国政府的立场和政策,而哪句话是他个人看法且不代表中国立场和政策,我认为已经到了一个值得大家需要慎重辨别的时期。这种情况可能会使得在一段时期内人们的困惑会越来越多,因为国际社会难以区分两者。
需要平衡: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大国两者身份与责任
澎湃新闻:在中国当前对外关系中,中国如何做到身份与责任的平衡,在一个“大国”与“最大规模发展中国家”之间寻求平衡?如何平衡“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
阎学通:当前中国的双重身份,一个是世界大国,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大国,中国要承担比其他国家更多的国际责任,但同时因为我们不是世界最强大国家,所以要承担的国际责任应少于美国。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最大规模的发展中国家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利益,而不是某个发展中国家的特有利益,因为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群体,我们需要维护群体的利益,而不能是个体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