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庆祝建党百年第二场发布会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1-06-28 11:37:55


 
  经济日报记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请问许又声副部长,从统战部门角度看,如何看待民营经济在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作出的贡献?谢谢。

  许又声:谢谢你对民营经济的关注。我们都知道,民营经济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工作。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句话温暖了在场还有不在场的民营企业家的心。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就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方面,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和教育的方针,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各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用“56789”来概括,这就是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截至2020年底,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达到4000多万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整体规模和质量也都有了明显提高。我们也高兴地看到,民营企业发展后不忘党恩,积极回馈社会。我可以跟记者朋友们提供两组数字:一是2015年9月,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共同发起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截至2020年底,有12.7万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13.9万个村,产业投入1105.9亿元,公益投入168.6亿元,安置就业90多万人,带动和惠及了1800多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二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民营企业累计捐款172亿元,约占全社会捐款总额的60%,捐物价值119亿元。同时,民营企业还响应党的号召,千方百计地开展抗疫物资生产和供应,积极有序地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谢谢。

  中新社、中新网记者:关于反腐的问题,我们注意到有媒体报道,超过九成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满意。刚才肖书记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至少两次提到过一句话,叫“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这句话在今年1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也是这样表述的。我们想请问这句话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下一步有哪些部署?谢谢。

  肖培:反腐败斗争要夺取压倒性胜利,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第13部分第6项要求,标题就是这样的。“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对当前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判断。十倍围之、五倍攻之,要形成绝对的力量,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那就是全党动手,形成全党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的格局。反腐败在党中央领导下,已经形成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战略态势,已经形成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常态,已经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这就是压倒性胜利。党的十八大闭幕两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就提出,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有力量的表现,不管什么人,职位有多高,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就要受到严厉的惩处。总书记讲,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党中央言必行、行必果。这八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反腐败斗争就是重要一役,也是我们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场硬仗。总书记在这八年中反覆告诫全党,腐败对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力最大,杀伤力也最大,最容易颠覆政权的就是腐败,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必须决战决胜。所以总书记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4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清楚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账,要厚植党的执政基础,凝聚党心民心。所以,我们党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是有理论、有目标、有行动、有成效的。

  首先,构筑起了党统一领导反腐败斗争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统筹协调、纪委监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工作体制和格局,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党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党中央推进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把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监察体制改革融为一体,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及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形成反腐败的专门工作力量,握指成拳、惩治腐败,这都是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加强了党对反腐败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领导。

    第二,确立了反腐败工作的原则,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讲的“三个坚持”,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这个反腐败工作原则的确立,产生了巨大的震慑效应。中央纪委按照党中央要求,紧盯重点人、重点领域,紧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紧盯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公共资源交易,金融、国企、政法司法、教育、医疗这些重点领域,紧盯群众身边的腐败,特别是敢动扶贫款、侵害群众利益的,紧盯民生领域的腐败,紧盯风险背后的腐败,如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进行坚决查处。

    第三,形成了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方针,就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这既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党的十八大后,首先确立的目标是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在当时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下,以治标入手,为治本赢得时间,为制度建设、深化改革赢得时间。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一刻不停歇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标本兼治、综合施治,向纵深挺进。所以“不敢”是前提,“不能”是关键,那就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想”是根本,我们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书记要求把它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从而让领导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在党中央领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案件380万件,说细一点是380.5万件,查处了408.9万人,反腐败力度相当大,我们党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是374.2万人。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惩治腐败的震慑下,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主动找党组织、找纪检监察机关投案的4.2万人。2014年我们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天网行动”以来,从120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9165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2408人,追回的赃款217.39亿元,”百名红通人员“已有60名归案。

    第四,构筑了反腐败的法治体系。也是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那是八年多以前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惩治腐败。围绕反腐败国家立法,修改了刑法,修改了刑事诉讼法,制定了监察法,制定了政务处分法,我们的法治体系更加完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