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人不够”,且北斗系统总体的研发工作正处在转型关键阶段:第一个挑战是我国的系统要从“只管头顶那片天”的区域型调整为全球型;第二个挑战是“时频”,传统的铷原子钟装在卫星上,对地面管控有很强的依赖,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校准一次时间、位置;第三个挑战是要实现“一箭多星”快速组网发射,卫星要小型化、长寿命。
当时,林宝军对年轻同事说:“等你们年纪像我这么大时,能做成一颗北斗三号,就算没白活。”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群年轻人在2015年就发射了第一颗北斗三号卫星,这颗卫星使用超过70%的新技术,而通常一个新型号卫星使用新技术不超过30%;2018年全年高密度发射8颗北斗三号卫星;2020年,我国已经有30颗北斗三号卫星在太空翱翔。
160多项新技术,亮相都是“绝活儿”
林宝军总能亮出很多“绝活儿”,在总装大厅里,他随手一比划,“你看那个扁扁的黑盒子,就只有我们(北斗)有!”
他说的“扁扁的黑盒子”,是150瓦大功率氮化镓高效固放设备,是北斗三号160余项创新技术中的一项。
“固放设备信号传输能力更强,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万一在太空中出现故障,切换用传统行波管,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一样。”林宝军看着眼前这件“宝贝”说,“这东西别人想要,我们还不卖呢!”
此外,北斗三号还自主研发了比铷原子钟性能更优的氢原子钟,“氢钟更加精准,一两个月调校一次时间即可”。为了让小卫星更加耐用,研发团队还自创“氢钟、铷钟无缝切换技术”。如果氢钟在太空中出现故障,只需20皮秒时间,就能切换成铷钟工作。这对用户而言,能实现真正的“无感切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