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期发布人口普查数据,生育率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图为4月22日浙江省湖州市一家幼儿园老师在带着孩子们认识地球。 |
中评社香港6月5日电/中国放开三孩生育的话题,自5月31日公布以来,持续成为海内外舆论焦点。中国此时进一步松绑生育限制的国家需要,“生得起养不起”的个体吐槽,生育配套政策如何跟上的专家建议,不同的站位、不同的侧重,共同拼构出三孩话题热闹之下的“真问题”“真需求”,以及可能产生的预期落差。
法国《欧洲时报》6月4日载文《中国三孩政策背后的“人口”与“人”》,文章说,中国放开三孩生育的决策,既要置于现实的人口版图中思考,也要结合新中国人口的历史变迁和政策流变来解读。
二十多天前,中国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尽管人口大国的地位依旧,但出生人口数量连续四年下降、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跌破1.5这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等“冷”信号,也提醒中国应对人口安全问题迫在眉睫。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根基。简单地说,人口规模合理,人口就是资源;人口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成为牵绊、成为“问题”,国家层面的干预或引导就成为一种必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相当长时间里,中国面临的主要人口挑战是防止人口过快增长,这也是计划生育一度上升为“国策”的原因。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人口发展的“另一面”--少子化、老龄化问题愈发凸显,“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等政策相继出炉,标志着中国生育政策的转向。此次放开三孩生育,是生育转向政策的再加码,也是国家应对人口安全问题的常规动作的延续。
中国放开三孩生育的决策,还应放在全球的语境下看待。生育率低、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幷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育意愿降低和人口寿命越来越长,两方面因素互相叠加,令老龄化成为全球“共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