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参与能否变“多赢”
一直以来,“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项目进展并不顺利。时至今日,该项目才迎来曙光——法德西3国已就“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项目中下一代武器系统的阶段性研发、知识产权和出资等问题达成协议。
毕竟,该计划一旦失败,将给参与国带来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法德西3国国防部长都提到,这是一项旨在加强欧洲主权和安全的“平衡协议”。目前,这份协议看似达成合作愿景,但依然存在不少矛盾与问题,合作之路“道阻且长”。
从欧洲合作研发战机的历史看,有两个突出矛盾依然是掣肘“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项目推进的难题。
一是性能指标制定。战机设计要兼顾各种功能和性能指标,各方达成一致很难。比如,提升高速拦截能力,需要牺牲航程载荷和滞空时间;降低采购和使用费用,就要削减战机功能、下调性能指标……法德西3国的防务需求有很大差异,难免会出现“为自己用不上的功能掏钱”“掏了钱也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功能”等情况,这不可避免会带来矛盾。
二是分工份额。在多国合作的防务项目中,分工份额很难做到完全公平。参与国家都希望能获得更多涉及核心技术、环境污染等负面代价小的项目,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入,强化本国航空产业的技术基础。
此次“未来空中作战系统”项目,由于西班牙加入,法国在总的分工份额上作出了让步。但飞行控制器研发等方面的分工,目前是法德洽谈的主要矛盾之一。在飞行控制器设计上,法国占据主导地位,该国作出让步的可能性很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