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引发的讨论持续发酵中。从数据来看,中国人口继续维持低速增长态势,且人口性别结构持续优化,但年龄结构不容乐观。人口少子化、家庭核心化以及人口老龄化,是当下中国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长内的重要挑战。
挑战的显现以及人口惯性的客观规律,都共同指向人口政策的优化要加大且加快。近来网络上热议的“生个孩子奖励百万”的建议以及长时段内是否应鼓励生育的争论,都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优化人口政策,鼓励生育被认为是抓手之一。然而值得特别警醒的是,中国的生育已由过去的“政策性少生”转变为现在的“意愿性少生”。具体而言,以前是人们想生但政策不允许生,现在则是政策允许多生但人们不想生。因为观念意识的转变是潜移默化和难以扭转的,由此说,这一转变更为棘手,这意味着实现“转变的转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更长的时间。
新世代的生育意愿比较低迷,再加上人口流动加剧,造成代际分居的普遍化,这共同推动家庭结构核心化的演变趋势。虽说家庭核心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但也是现当代影响最大且悄无声息的一场社会巨变。家庭规模、结构、功能方面的剧变对于国家的影响至深致远。从最新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平均家庭规模已降至3人以下,这客观说明大量空巢家庭和单身户家庭的存在。这一变化未来将在社会养老、人口流动调控、劳动力供给、国防发展等多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人口老龄化,人们普遍将其视作一种挑战和危机,但其也有积极一面。它客观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福祉的增长,也为老龄产业发展提供了客观的人口结构优势。究其内涵,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扩大的过程,它是一个相对的人口年龄结构描述指标。究其动力,出生、死亡和迁移都会影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相对比例。
具体来说,因出生人口减少、人口寿命延长和年轻人口迁出流失,而导致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对增加的情况,分别称之为人口金字塔的“底端老龄化”;“顶端老龄化”和“腰部老龄化”。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看,“顶端老龄化”和“底端老龄化”的双重演进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体现。最为甚者,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除面临以上两种类型的老龄化外,还遭遇严重的“腰部老龄化”挑战。更严峻的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在二三十年后,目前规模庞大的低领老年人口将会涌入高龄人口的队列,届时“人口高龄化”的挑战比老龄化更大。我们该不时自问,是否来得及在高龄社会到来之前做好“有备而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