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让老年人也享受数字便利,而不是遭遇“数字鸿沟”?《条例》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
《条例》规定,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和企业,在为老年人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应当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满足无障碍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需求,推广应用符合老年人需求特点的智能信息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公共服务时,应当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习惯,保留并完善传统服务方式。
为进一步引导社会和企业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实用的智能养老服务,2020年4月,上海市民政局、市经济信息化委聚焦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和情感关爱等4个领域的具体需求,联合发布首批12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表示,今后还将陆续发布新的需求清单,积极引导社会和企业参与提供更经济实用的智慧养老产品。
“除了消除‘数字鸿沟’,《条例》还着眼于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加快公共设施的‘适老化’改造。”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说,《条例》明确,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快推进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文化等公共设施无障碍改造,支持已建成的多层住宅及养老服务设施加装电梯,在公共活动空间增设适合老年人活动、休息的设施。
满足失能失智老人照护刚需
长期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如何照料,是各地面临的共性问题。此次上海制定《条例》,健全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备受关注。
“长期照护保障是上海此次立法的一大创新,主要是聚焦长期失能失智老年人群体的刚性需求,通过制度性安排,为他们持续享受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提供保障。” 丁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