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5日电/“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考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时,对我国制造业和国有企业发展提出的重大要求。历经7年实践,国有企业用一系列发展成就生动表明,从制造到创造、从速度到质量、从产品到品牌,打通了一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快车道,也有力证明了“三个转变”的现实针对性、实践指导性和战略前瞻性。
在新发展阶段,我们要结合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进一步领会和掌握“三个转变”的精神实质,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发展信心,勇担大国重器的历史使命。
“三个转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时代意义
党中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强国,必然要有强大的制造业,要有一批强而优的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代表,在推进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必须通过“三个转变”,加快建设一批引领科技和行业产业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支撑。
近几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规模实力明显提升,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已迈进或接近世界一流企业阵营,在高铁、航天、核电、信息通信等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但整体上看,高端和高质量供给仍显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强。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和制造强国目标相比,多数领域在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针对这种情况,推进“三个转变”是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如果说过去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就需要适时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况且,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的经济增长已难以为继,只有实现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才能使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高质量发展与“三个转变”的内在联系和共同要求、国有企业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狠抓落实,加紧推动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
根本出路在于创新 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生动体现。
在“三个转变”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是具有根本性的转变,而实现这个转变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很多产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迫切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现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近年来,信息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由此引发新的产业变革和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我们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挑战,只有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才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不仅如此,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特征日趋明显,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新工业革命与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形成历史性交汇,我们只有把握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中做好中国创造这篇大文章,才能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推动“三个转变”,与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是一致的,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既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三个转变”全过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又要学会运用新发展理念的辩证思维和系统观念,深刻理解“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逻辑关系,创造新的发展成长空间,把握关键着力点,夯实主要支撑体系,切实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推动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深入践行“三个转变”中争当排头兵
推动“三个转变”,国有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龙头企业是“链长”,不仅要率先实现自身业务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更要赋能行业转变,带动行业全链条共享增值。2020年中国中铁集团进入世界500强前50强,作为全球第二大工程承包商的行业头部企业,更要聚集“三个转变”的强大动能,争当“三个转变”的排头兵,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业,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坚定以创新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自主创新,集中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不断取得新突破。锻造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把大国重器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加强技术开发与集成、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以技术创新打造产品优势;精心构筑创新平台,集聚人才、技术、市场和各类企业,整合配置创新资源,争当自主创新的先锋,切实发挥“共和国长子”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二是坚定以提质增效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把质量立企、工匠精神作为文化固定下来并传承下去,使企业产品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通过开展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推动资源向优质产品集中,逐步形成一批有长期稳定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把绿色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内容,加快全方位绿色转型,使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特征。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推动企业理念、目标、制度、组织全方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着力打造智慧产品、智慧服务,打通企业生产、销售、服务全流程,使企业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转向质量提升与差异化竞争。
三是坚定以品牌建设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与制造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相比,我国企业品牌建设明显滞后。国家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意味着“中国品牌”将成为中国对外的国家标志。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承载体,必须大力培育发展知名自主品牌,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应包含品牌战略重要内容,核心是品牌愿景、品牌定位、品牌架构、品牌核心价值等。要结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文化传承等因素,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或完善适合本企业、具有独创性和吸引力的品牌战略,促进品牌建设与业务发展协同推进,努力打造出高附加值的尖端产品和国际知名的高端品牌。
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体现。科学理论是坚持正确方向、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武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四个自信”,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