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统筹谋划“双碳”目标下绿色转型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4-12 10:47:25


 
  (三)亚洲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亚洲经济在传统产业上占优势,目前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积极探寻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早在2010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就把主题确定为“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重点探讨亚洲各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途径,寻求亚洲国家走出经济危机,实现绿色复苏的发展模式。亚洲各国多方位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业,用绿色复苏和包容性复苏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特别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力求使低碳经济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原动力。显然,只有亚洲实现了绿色复苏,以亚洲经济增长为动力的世界经济复苏才可望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复苏。

  (四)中国以绿色转型为契机实现“弯道超车”。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加速期,面临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转折。一方面继续瞄准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不放松;另一方面已开始率先创新绿色工业化、绿色现代化,致力于在绿色发展方面实现“弯道超车”,即“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基本实现”。中国的绿色现代化,以创新绿色要素(特别是绿色能源、绿色技术要素)为基础,加速实现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标,加快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进而实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转型是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既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绿色复苏的重要引擎。2020年,全球能源供需经受明显冲击,除可再生能源发展保持较快增长外,其他能源品种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在油价大跌使化石能源成本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能源政策,加大对光伏、风电、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行业的支持力度,使新能源产业实现了逆势增长,出现了光电、风电装机热,电动汽车在销量大增的现象。据初步核算,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比2019年增长2.2%,清洁电力生产比重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一次电力生产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8.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大幅度提高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和支持力度。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促进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以能源转型为牵引带动绿色复苏。2020年6月,国际能源署公布了一项以能源转型为牵引的3万亿美元绿色复苏计划,为后疫情时代世界可持续重建经济提供路线图。这项一揽子计划,主要致力于实现三大目标: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建设更有韧性、更清洁的能源体系。计划提议,为缓解经济萎靡现状,世界各国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每年投入约1万亿美元,用于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燃料以及新兴低碳技术等6个关键领域。其中,电力领域,重点放在碳排放相对较低的风电以及光伏技术领域,同时注重核电以及水电的现代化升级;清洁交通方面,重点放在电动汽车以及高铁等领域;电网建设方面,重点放在电网灵活性以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比例提高;新兴技术方面,重点关注工业设施的能效提升,电池、氢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小型模块化核电等。这项以能源转型为牵引的绿色复苏计划,得到了多数国家的积极响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