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临时救助,确保急有所纾。
2019年,贵州省纳雍县百兴镇老街村村民邓书兰接到孙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又喜又愁。“孩子考上大学是好事,可他爸妈已经去世,这学费从哪来?”忧愁之际,传来好消息——民政部“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每年可资助1万元助学金。孩子上大学的问题解决了,邓书兰别提有多高兴了。
“对于贫困群众遭遇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强化临时救助急难救助功能,开展先行救助,可高效快捷解决‘燃眉之急’。”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介绍,近年来,临时救助制度成效进一步凸显,2020年全国共实施临时救助1341万人次,同比增长46.1%。
动员社会力量,确保困有所扶。
听说区里招募志愿者,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大陂村的柳定芳第一时间报了名。“我家2017年脱了贫。生活好了,我也想为有需要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经过考察和综合评价,柳定芳如愿成为一名志愿者,负责探视巡访本村6名困难老人。
民政部门引导社会组织、慈善力量、专业社工、志愿者参与脱贫攻坚,使兜底保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脱贫攻坚以来,全国社会组织共实施扶贫项目超过9万个,投入各类资金1245亿元,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写好易地搬迁“下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十三五”期间,全国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易地搬迁之后,如何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