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振汽车产业,去年年中,很多车企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政策。去年底,政策开始产生效果。数据显示,去年11月,中国月度新车销量终于结束了一年多的同比负增长。但没想到,芯片制造商却并不想把转给消费电子产品芯片的产能还给汽车。“从总体看,汽车MCU芯片往往只占到代工厂商产能的3%,量价均不高。因此当产能紧张时,车企的议价能力很弱,芯片产能就得不到保障。”崔东树分析。
为了应对芯片短缺,今年以来,很多中国企业宣布投入汽车芯片研发和制造领域,比如华为、小米等。更多的车企也开始考虑自己生产和研发芯片。比如2月份,上汽成为智能芯片独角兽地平线最大的机构股东,开始携手造芯,并宣布将很快投入前装量产;吉利、五菱、蔚来等也宣布投入芯片研发。
崔东树认为,随着更多国内企业投入汽车芯片的生产中,汽车芯片短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被逐步化解。其中,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掌握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测试、封装等核心技术的车企,比亚迪为众多中国车企做出了榜样。早在2010年左右,比亚迪已投入芯片研发,因此在这次全球性的芯片短缺中,比亚迪不仅没受到影响,还有余力为其他车企提供芯片。
除了企业积极投入研发,工信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也积极出台政策,帮助企业克服短期困难。年初,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和装备工业一司通过发布《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加强上下游企业协同,以缓解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问题。所以,汽车缺“芯”只是暂时的,若能推动“中国芯”的成长,则将成为汽车行业的危中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