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3月21日电/网评:不能让电商平台成假货集散地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杨玉龙
电商平台的商品质量,仍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线上采样商品不达标率高达38.7%,明显高于线下采样商品。”近日,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联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共同发布的《全国部分消协组织2020年比较试验汇总分析》(以下简称《分析》)公布了上述结论。(3月18日《法治日报》)
在网购成为消费常态下,线上采样商品不达标率高达38.7%,这的确难让消费者放心消费。也正如专家表示,多种原因导致线上不达标率较高,平台首先难辞其咎。更进一步来看,网络商品不达标率较高,主要是电商平台应承担的责任太轻。这其中道理不难理解,电商平台对遏制假货责任性不强,且对其处罚力度不够,无疑会纵容电商平台沦为假货集散地。
电商平台理应扛起责任,要知道,电商平台充斥假货,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终归来讲,在规则制定或日常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和短板,或者存在把关不严、管理不力、责任不强等问题,终归会为假货提供生存空间。对此,电商平台理应在补短板上下功夫,更须依法诚信行事,坚决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横行。
政府质量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这也正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生产厂家、电商平台协同治理。尤其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当加大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力度,对线上销售假冒伪劣行为加大惩治;同时,也需要加强信用监管,根据平台信用等级和风险类型实施差异化监管,从而提升监管力度。
弥补法律方面存在的短板也需要重视起来。诚如专家表示,平台在产品质量方面的责任目前在法律上还存在缺失。具体来看,虽然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关于平台经营者义务的规定,但目前还需要在平台责任落实上有一个更细化的要求和规定。所以,法律法规在细节上完善,并加大法规执行力度,亟待相关部门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