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天之问”
登月是一回事,登火星则是另一回事。但在中国国家航天局眼中,跨过两者之间的鸿沟幷不算什么事。中国已经在太空探测方面取得了一连串成功:用中国造火箭将航天员送上太空:完成;登陆月球(三次)幷让月球车自动巡视:完成;建设一个规模相当于苏联“和平”号的空间站:正在进行中(今年将发射首个核心舱)。
为了赶上那些最有实力的航天巨头,中国还要做的事是,向太阳系内的另一个地方派遣探测器,幷在火星上成功留下印记。自1973年以来,美国成了唯一掌握这种技术的国家。5年前,欧洲的“斯基亚帕雷利”号火星登陆器试图登陆火星表面,然后坠毁了。不过,中国很期待自己的首次出击。
“天问一号”的名称直译就是“对天之问”,引自中国诗人屈原的诗歌。在诗中,诗人对天、地、自然和人类世界提出了一系列没有答案的问题。
“天问一号”构造相当复杂,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之一是将会进入环火星轨道的环绕器,它已经传回拍摄的首张火星黑白图像。最早在5月,探测器其余部分脱离后将平稳降落在火星表面,而这正是此次旅程最困难的部分。届时着陆器将借助巨型降落伞登陆火星,随后会派出一个小型火星车。
火星车重约200千克,靠4块太阳能电池板驱动,将在90天里探索火星表面,任务包括:绘制火星地质结构和形态图,研究土壤和水冰分布特性,分析火星表面物质成分,测量电离层和火星气候特点,观察电磁场和引力场以及火星内部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