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彭森:为高质量发展开启改革新征程
http://www.CRNTT.com   2020-12-03 08:47:13


 
  开启中国改革新征程,必须在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关键性基础性的重大改革任务,也是市场化改革成败的关键。“十四五”期间,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要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要改革土地计划管理制度,探索全国性建设用地指标跨地区交易机制。在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要重点突破户籍、所有制等身份差异对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化配置的制度障碍,着力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进一步放开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在城市群内探索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在资本要素市场化方面,要加快建立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推动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股票发行注册制,完善强制退市和主动退市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探索实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注册管理制;推动资本向创造价值的优质企业流动,完善金融支持创新政策,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重点是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继续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坚持扩大科技领域对外开放。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完善数据权属界定和交易流通的标准和措施,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数据资源整合,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开启改革新征程要注重处理“三重关系”

  文章强调,开启中国改革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创新改革推进方式。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文件。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力度前所未有!展望“十四五”,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方式本身也进一步改革创新,表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形式。

  一是更加注重处理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关系。《建议》明确了未来五年和到2035年我国发展改革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这是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同时,中央多次强调,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要注重激发基层的改革创新活力,鼓励支持地方开展差别化的改革创新试点。

  二是更加注重处理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我们既要坚持用改革为解放生产力开辟道路,聚焦基础性和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为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动能;又要坚定不移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重点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形成高标准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三是更加注重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既要坚持依法治国,把改革创新纳入法治的轨道,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法律供给和保障;又要通过特许授权等方式,为改革创新留出空间,在改革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经济领域法律体系,加强对市场化改革探索创新的法律支持和保护。

  今年10月,中央公布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通过综合授权、先行示范,以清单式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最近,中央又宣布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这些做法一方面向世界宣示了中国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同时也为各地区各部门增强改革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十四五”时期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出了要求和示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