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竞秀养成类综艺:没有血雨腥风的"大逃杀"
http://www.CRNTT.com   2020-07-31 14:33:54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综艺界依旧适用,通过制式化训练的速成练习生们在节目中的呈现很难避开“千人一面”。从唱、演、跳到服饰、妆容、表情,都不难发现雷同。上百名少男少女看过去,常常会让人出现“脸盲”之感。不少练习生多次出现在不同的竞秀表演中,近乎选秀综艺界的专业龙套队员,在不被评委和导师认出的情况下,依旧要表演出“第一次亮相”的惊喜和初来乍到的生涩,以保证节目作为“秀”的效果。

  有风格的舞台演出是需要时间进行打磨的,有创新的舞台表演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在速成制度下的创造终将使作品变为产品。同质化的舞台表演,导致了此类竞演养成类综艺节目大都换汤不换药。从选手个人表现到节目本身,真正有看点、有亮点的最终只是凤毛麟角,而在这有限的“可圈可点”之后,是大量的沉没成本。

  技术训练与成功信仰

  对于参赛者而言,投身“练习生”的实战经验,的确可以帮助他(她)们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对专业的技术训练,并且平均分配到一定的亮相渠道和宣传资源,但机会总是有限。很多人还没有真正踏上成熟职业道路,闪光灯便骤然熄灭,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一次失败后轻松放下。在大部分同龄人走着传统的升学、应试,通过学习技能谋求一份职业以维系生计的通常路径时,练习生们挥汗如雨,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重复的舞步、训练笑容和表情。在技术训练的背后,有些人有追求成功的“信仰”支撑,有坚定不移的舞台梦想,有些人本着“我已经苦了这么久,不坚持我还能做什么”的无奈在反覆的参选/落选中心存期待——自己可能就是下一个被金蛋砸中的人;但在这场残忍且充满未知的“大逃杀”中,年龄是一个残酷的计时器,即便“信仰”再坚定,一旦到点,也不得不离场,因为总有新人要登台亮相,因为观众总有更多期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