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当斯科特讲无政府主义,他在讲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20-05-10 10:53:50


 来一系列研究主题的终极解密与澄清,对贯穿其中的一条万变不离其宗的思想线索——无政府主义,做了一次集中整理和明确剖白。因此,我们也不能对构成全书六个篇章的二十九个思想的“碎片”等闲视之,它们虽为断想,却是功力深厚、见微知着的大家手笔,也为在当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新理解无政府主义,提供了一种全新、开放性的角度。

  二

  在进入斯科特的无政府主义世界之前,有必要简要了解无政府主义的发展脉络。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沉寂有年;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无政府主义却从未退场。

  无政府主义的要义在否定权威。现代知识世界的权威是科学,现代经济世界的权威是资本,现代意识形态世界的权威是自由、民主,现代政治世界的权威是国家、政府。所以不难发现,在这几个领域中,无政府主义都以一种积极的有时甚至是一种挑衅式的姿态出场,用夸张的相对主义、多元主义方式对现有秩序提出质疑和挑战。科学哲学史中的费耶阿本德,所取的就可理解为一种认识论上的无政府主义。他的《告别理性》和那句“怎么都行”,就成了一个标志性口号。

  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几位早期代表人物,虽大多有贵族背景,在观念上却与当时如火如荼的欧洲工人运动颇有渊源,更是创建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主力。马克思对彼时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欧洲知识分子的普遍声音。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底层社会的至暗现实、底层民众的惨淡境遇,特别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各国政府在政治制度和经济运行中的职能,远不能与后来凯恩斯主义风行和福利国家兴起时相比,这些都很容易促使人们将矛头指向资本的贪婪扩张、制度的虚伪无力,尤其是在促进民众福祉上恪守古典自由主义原教旨因而绝少作为的各类政府。此等“守夜人”,莫如去之,这是无政府主义背后的左翼立场之滥觞。

  从蒲鲁东开始,无政府主义者内部出现了分化。蒲鲁东本人虽也时常谈论革命,但更倾向于通过建立工人之间和农民之间的合作经济组织如工会和互助社来实现和平的社会变革。互助、利他、分权的观点为历代无政府主义者所分享。蒲鲁东之后的巴枯宁在第一国际内部与马克思两股力量之间的论战,最终导致了该组织的瓦解。两派的根本冲突在于,马克思认为工人应该夺取国家控制权进行革命,巴枯宁则走得更远,认为工人应当通过革命摧毁国家及其他所有形式的政治权力。蒲鲁东反对以暴力革命方式实现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