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一名测绘队员眼中的两次珠峰高程测量
http://www.CRNTT.com   2020-05-09 14:37:03


 

  “做你的老本行,三角测量。”张亚东说。

  “成!”郑林答道。

  毫无准备,24岁的郑林就这样“被卷入”到那次测量工作中去。

  郑林回忆,那时住的是绿色军用帐篷,队员们枕着行军被,用灌满开水的玻璃瓶暖脚,蜷缩成一团入睡;吃的是馒头、油饼和压缩饼干,烧雪水喝;很少有个人防护装备,在珠峰地区作业经验不足。

  在那次测量过程中,郑林经历了两次“生死体验”:一次是在藏北无人区开展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完工返回途中,定位系统失效,汽车故障,一行4人被困在荒野整整一天;一次是在日喀则市定日县曲当乡珠峰东坡附近进行导线测量,受天气影响,郑林等人临近天黑才收工下山,行至半山腰,手电筒没电了,队员们手拉手,摸黑走了一个多小时,途中不断用对讲机呼救,最后得到救助,凌晨3点到达营地。

  经过2个多月的奋斗,郑林所在的国测一大队成功完成了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关键任务,他们创造的多项科技世界纪录载入史册。

  “经天纬地,开路先锋”,是测绘事业的生动写照。选择了大地般宏伟事业的人,就有着大地般博大的胸怀。既然测绘人肩负着开路先锋的神圣使命,就定要继续攀登!

  15年后的今天,郑林自愿报名2020珠峰高程测量,还是做老本行——三角测量,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高寒缺氧,以及外业作业时仍要翻过危险重重的冲沟、冰塔林、冰崩区等。但在郑林眼里,这次测量也有了可喜的变化。

  生活保障更好了——如今的大本营24小时不断电,设立了临时医疗点并配有高压氧舱,帐篷内放有取暖器,每隔2到3天会有车运送蔬菜、水果和肉类到大本营;

  设备更先进了——大量国产装备投入使用,可靠性、精度大大提高,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充分保障了测量工作需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