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张百达:错失两岸缓解契机 台海风暴悄然随至
http://www.CRNTT.com   2020-04-07 10:45:34


 
  张百达在“中时电子报”发表评论文章如下:

  年初以来,当“卫福部”疾管署(CDC)为防堵肺炎疫情而焚膏继晷之际,另一场看不见的台海风暴却亦悄然随至。

  这场起于台湾为因应防疫,在战备口罩库存有限且适逢春节工厂与物流暂停或低度运转时刻,“政院”宣布暂停口罩等防疫物资出口,却意外被正陷疫情大爆发的对岸认为此乃极具针对性的敌意举动,甚至以“落井下石”来形容。这不仅让民共双方长期累积的猜疑与对抗情势未能因蔡英文胜选演说向对岸所释善意而缓解,反使两岸情势较选前更加严峻。

  此一情势变化,显未纳入防疫本位主义的CDC疫情雷达监控范围—尽管这已超乎其业管,而属更高层级的“国安”预警雷达所应关注之事项。问题是:如果台海局势陷入全面失控,届时台湾防疫工作又将如何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而CDC或行政部门,又是否曾经做过相关政军兵推?

  尤其,当2月11日世卫组织(WHO)依据2015年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粮农组织(FAO)所共商确立的命名准则(如避用地名),而将“武汉”肺炎/病毒定名为COVID-19(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后,不仅令人敬重的阿中部长或基于公众疫情沟通的便利而表示将继续使用外,亦持续出现在许多官式场域,再次加剧台海情势的恶化。

  当外界吁请乃至苦心力谏政府停用后,相关官员“立院”备询时竟认为“中国是因为对自己太没自信”,甚有媒体认为这是配合中共大外宣,竟全然无视此一命名原则早于此次疫情前五年既已确立在先,及背后所欲彰显之反歧视、反污名化的文明进步价值。正如3月中旬当代西方精神领袖德国总理梅克尔向全国人民发表演说时,即未使用相关争议性字眼;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国务卿庞培欧也已收口节制。

  台湾若坚持使用争议性用词,不论出于轻忽或刻意,乃至“平凡的邪恶”,除了形同对当今相关普世价值的反动,减损台湾防疫经验与援外防疫物资所赢得的赞誉,还将错失两岸关系缓解的契机,并让原已处于紧绷的状态更形雪上加霜。

  近来,北京当局除了批判台湾“反陆仇中”,加大文攻武吓力度,军机挂弹绕台及跨越“中线”外,所谓“两岸关系回不去”、“等大陆疫情或两会过后将处理台湾”或各界熟悉的武统论传闻,纷纷漫淹于对岸网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