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欧洲应更换视角看待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9-02-28 11:49:14


2月17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尔在德国慕尼黑致闭幕词。(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2月28日电/第5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已经落下帷幕,但那里发出的声音仍在持续回响。有一点显而易见:人们谈论的风险很多,机遇太少;对旧有传统的担忧超过对新生事物的好奇。

  德国之声2月26日报道《欧盟是时候改变全球思维了》,文章说,在这个新的世界秩序中,损失最大的国家显然是美国。美国副总统在会上发表演讲说,“今天,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美国再度在世界舞台上领导。”他说得越多,就越显得他说得不对。彭斯呼吁华盛顿盟友给予更多支持,特别是在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和对中国科技的立场上。他说:“如果我们的盟友变得依赖东方,那么我们不能确保西方的防卫。”但是,欧洲很多国家甚至连英国都不认同这种观点。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演讲时对创新表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她虽然承认欧洲百姓的思维结构还徘徊在二战的阴影里,但她也不愿打破这个结构,而希望小心翼翼对其进行“相互连接式思维”的改革。她确信,即便欧盟尚未制订统一的发展政策计划,中国和欧盟仍能彼此学习。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全球大国,丢弃旧的世界秩序应该是最容易的。但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发表了与默克尔类似的看法。他认为,现在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多边主义。杨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中国支持多边主义,主张在国际事务中以“协调、合作以及稳定”为目标,同美国的关系也是如此。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