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家集采深入,消费医疗也要挤水分
http://www.CRNTT.com   2022-02-25 18:57:17


  2月11日,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今年上半年,力争推出种植牙体地方集采的联盟改革。他说,国家医保局从2021年初就开始部署,由四川医保局组织省际联盟,研究种植牙体集采规程,现在方案基本成熟,也广泛听取了临床、企业和各地意见。

  牙科治疗与几乎所有城乡居民息息相关。根据国海证券发布的《口腔医疗服务行业深度报告》,中国各年龄段人群恒牙患龋率在42%~98%,牙石检出率在61%~97%,中老年人牙列缺损、缺失率在32%~82%。多家投研机构预计,未来3~5年,我国种植牙体的制造与服务市场规模在1000亿元左右。

  对种植牙体展开集采的计划在产业界、金融界引发热议。早在2021年10月,由四川牵头种植牙体省际联盟集采的消息传出,口腔医疗头部上市公司通策医疗(600763.SH)市值三天内蒸发25%。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既然国家医保局坚持基本医保“保基本”原则,就应该守住公立医疗体系的边界,不该越界干预高度市场化的口腔、医美等消费医疗领域。

  笔者认为,这种观念有失偏颇。基于公共利益的视角,种植牙体是我国“看病贵”的重灾区。

  首先,基本医保“保基本”基线是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个人收入水平而动态变化的,口腔内外科治疗将日益成为必需品。

  其次,我国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至个位数,而药械产品、医疗服务占个人、家庭的比重过高,对其他商品、服务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医疗与养老、教育幷列为三座必须挪走的“大山”。

  最后,医疗行业虽然充分竞争,但医疗行业供需双方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诊疗权不对称、话语权不对称,供给方幷不必然存在自主降价的动机,过度资本化还可能催生过度医疗,消费者权益、患者健康权得不到充分保障。

  与前几轮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不同,种植牙体集采透露出两个全新的政策信号。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