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老人不听劝阻被绑树上,必须重申防疫不能动用私刑
http://www.CRNTT.com   2021-01-21 22:35:14


  1月20日,石家庄市槁城区就老人外出被绑树上一事做出回应。通报称,槁城区全域调整为高风险地区,所有村庄社区均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1月18日上午9时许,曹某要进入南营镇水范寨村买烟,遭到村内卡口执勤人员制止,曹某不听劝阻,执意要进入村内,执勤人员在村党支部书记闫某的指使下,将曹某绑在树上谩骂。目前,闫某被停职处理,公安机关已经以涉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立案调查。

  应当说,曹某在当地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的情况下不听劝阻固然有错,但这绝不是执勤人员动用私刑惩戒老人的理由。执勤行为不等同于执法,而即便执法也不意味着能绕过国家现行法律私下使用强制力随意处罚公民,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若没有这一共识,仅从“不听劝阻”的行为或“好的出发点”作出论断,不顾程序的合法性,必定会带来更大的不公和对公共秩序的伤害。一言以蔽之,曹某有错,但实行捆绑的执勤人员和指使的闫某用一个更严重的错误去“规范”前一错误,反而造成了更具有危害性的不规范。

  不动用私刑毫无疑问是疫情防控的原则,也是文明社会和公共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然而,从去年开始类似事件总会隔一段时间重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无论是因打牌被作出“游街训诫”处罚的“麻友”,还是不戴口罩被捆在墙柱上的村民,某些执勤人员总是在“为你好”的思想下让人很不好。如今,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立案调查再次重申了一个道理:动用私刑极易触犯法律。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根据情节轻重,要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或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年过去,相同事件重新上演,基层防控部门有必要以此案例为指导对防控执勤方式和尺度再次予以明确和强调。当然,如果以后再有人不配合防疫规定,但行为够不上违法,劝阻又无效的,该如何处理?显然这也需要适当指引,是将“不听劝阻”视为违法行为的升格条件,让基层执勤人员有个意见指导作为执勤和警示依据,还是创新其他办法让执勤人员在“讲理讲不通”时还能够开展工作,无疑是对基层治理智慧的考验。

  具体到槁城区的这个案例,很多人恐怕不理解,为何曹某一定要出门买烟,是所有村庄社区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后,日常生活半径里买不到烟了,还是想凭着买烟的借口出门走走?弄清楚原因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比如,如果是买不到烟了,是否可以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填报每日需求,进而满足抽烟的需要;而如果是严格的管理措施下,人们想出门走走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要知道,即使是在武汉疫情最严重期间,为了避免严格防控带来心理疾病的隐患,也曾采取过无疫情社区放开居民有序遛弯,分网格、分区、分时、分段下楼在小区内进行非聚集性的个人活动的措施。

  所以,希望高风险地区也能从过往疫情防控的经验中翻出妙招解决现有问题,最重要的是,疫情防控要解决的是问题,而不是人。(来源:南方都市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