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两天两座古桥被冲毁 古桥保护宜早不宜迟
http://www.CRNTT.com   2020-07-13 17:05:11


被洪水冲断之前的屯溪老大桥。资料图片(图片来源:光明网)
  7月7日,各地的目光聚焦安徽黄山歙县。受到连日暴雨影响,歙县高考数学语文两个科目延期;而在黄山市屯溪区,一座古桥被洪水瞬间冲垮的视频,也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据悉,这座桥为明代镇海桥(屯溪老大桥),始建于明嘉靖15年(1536年),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黄山市中心城区最古老的明代石桥。

  而就在7月6日,地处安徽旌德县的明代古桥乐成桥也被洪水冲坏,桥面损坏严重。原本11孔的古桥,截至6日下午,只剩4孔的桥体,洪水依然汹涌,后期还有进一步毁坏的可能。

  短短两日,两座见证古徽州历史人文的古桥被洪水冲毁,躲过400年风风雨雨,却没躲过这场暴雨,让人扼腕。

  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7日下午4时,南方11省份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国家文物局也发文要求相关部门严阵以待,一旦发生文物损失,要立即报告,妥善做好后续保护工作,搜集、保存好文物构件或者部件,将文物损失降到最低。

年迈的古桥,承受得太多

  古桥,无论木构、石构、还是近代钢(铁)构,作为特殊的历史构筑物,一般都会代表当时较为先进的建造技术;幷且在当地,一般还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辨识度,甚至很多地名都是以“桥”命名的,如上海“虹桥”、北京“天桥”、武汉“花桥”。很多桥虽然不见了,可是“桥”的记忆,却会深深印在那些靠桥过往谋生的当地人的文化中,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西安灞桥的“折柳送别”、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等,都蕴含当地丰富的文化记忆。

  有些桥,甚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象征,如“卢沟桥”对应抗日战争的爆发地、“泸定桥”对应红军四渡赤水的纪念地、“汀泗桥”对应叶挺北伐的重要战役点。

  因此,古桥保护是文物保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