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携号转网,运营商何妨大方一点爽快一些
http://www.CRNTT.com   2019-04-22 14:46:12


  根据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年底之前所有手机用户将可以实现自由携号转网,理论上用户对一家公司不满意了,可以带着号选择另外一家提供服务。从以往为了保全一个常用手机号而不得不忍气吞声,发展到可以用脚投票,带号他走,可谓进步喜人。不过,人民日报等媒体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携号转网试点地区暴露出诸多问题,用户在携号转网过程中一不留神就会掉进各种“坑”里,前有申请转网重重障碍,后有转网即成“二等用户”,原手机号的基本使用都成问题。与此同时,运营商似乎也有委屈要诉,技术限制与转型磨合遭遇种种责难,又要想方设法留住用户。

  不过对于客户来说,携号转网的好处自然是实实在在的,别的不说,久违的中国移动8元套餐重出江湖,内含30分钟国内通话时长。中国电信“最低套餐”横空出世,费用仅需3元,套餐包括100分钟语音通话,享受1元800M的定向流量。携号转网实施之前,这些运营商显然没有丝毫动力来提供类似实惠套餐。携号转网实施后,在网络质量相当的情况下,价格更便宜的运营商无疑将会在市场上胜出,为了争夺客户,运营商的价格战在所难免,客户乐得实惠。

  而运营商的委屈,更多的可能是对过往“躺着挣钱好日子”的迷恋。抛却纯粹的技术层面,营收恐怕才是携号转网带来的根本压力所在。对运营商来说,不仅要面临流失用户的压力,也面临竞争对手的压力。面对压力,第一反应是给用户“挖坑”,“幽禁”用户。部分运营商往往采取减少经办网点、捆绑业务套餐、延长排队时间等做法变相设置障碍,也就不难理解。其实这些运营平台过往挣得不少了,现在对可能面临的用户和收入流失在意到不顾吃相,实在令人齿冷。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可以实现携号转网。美国早在1996年就已经开始推广携号转网;在日本,NTTDocomo、KDDI及Softbanck三大运营商于2006年开始实行携号转网。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携号转网手续相当简单,都能够在当天完成。大势所趋之下,用户在运营商之间高度自由地转换,是机遇也是挑战,携号转网政策全面落实后,差异化服务将会凸显,运营商有动力完善网络和服务,提高经营和服务效率,促进运营商转型升级,重构商业模式。真对自己的服务有信心的话,非但不会担心客户流失,还有信心吸引别的平台用户“投奔”。给客户设置重重障碍的,在业内也很难获得尊重。

  另外据悉,5G网络制式统一后,随着技术的演进,各运营商将可能会大力推广嵌入式sim卡,用户只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通过软件选择运营商即可。运营商间存在着的各种利益屏障,整个通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都将被颠覆。个人用户可以不再被单个运营商所捆绑,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权利将交由手机或者APP入口。理论上在无感知的情况下,手机和APP会自动帮用户选择当前使用网络位置资费最低、信号更佳的运营商网络。前景既已如此,现时政策有号召,太多用户有需求,运营商何不大方一点、爽快一些?(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蒋光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