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炒作营销的“佛媛”,掉进了钱眼里
http://www.CRNTT.com   2021-09-26 11:34:13


  9月23日,针对某些网红借佛门营销炒作,打造“佛媛”人设的情况,多个网络平台同步出手,对发布该类型内容的账号展开清理。当用户在平台搜索“佛媛”等相关内容时,搜索结果页会弹出诸如“勿立虚假人设,做真实的自己”“做真实的自己,才会被人长久喜爱。请对虚假人设、借机营销行为说不”等温馨提示。

  所谓“佛媛”,指的是那些经常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利用佛门寺庙或素食餐馆摆拍,以手抄经书、焚香诵经、静坐禅修等行为“装点门面”的人。表面上,这些人总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清冷表情,给人留下六根清净、无欲无求、一心参禅的外在印象,但实际上,这只是她们精心打造,用于“变现”的虚假人设。

  通过策划和包装,不乏有人会被视频和图片所迷惑,误以为“佛媛”真与佛门有关。一旦“佛媛”人设树立成功,获得外界大量关注和点赞,她们便会摇身一变,开始“收割韭菜”。据媒体报道,时机成熟后,“佛媛”常常迅速化身“售货媛”,不亦乐乎地兜售起服饰、串珠、手链、平安锁等,而且价格一点也不“佛”,赚得盆满钵满。

  热火朝天的“佛媛”生意,会让人想起在名寺古刹周围做生意的商贩,但不同的是,那些商贩只是借助地缘优势做做小本生意、养家糊口,幷未刻意打造惹人反感、处处透露反讽意味的人设。有些“佛媛”为了凹人设,故意穿得花枝招展前往寺庙区域活动、拍照,不仅和庄严的寺庙景观、肃穆的参禅氛围格格不入,也可能触碰佛家禁忌,干扰僧人修行。

  除了影响寺庙秩序,这些网红缺乏真诚敬畏的行为举止,也是在给佛家文化抹黑。对佛家文化不甚了解的人,看多了“佛媛”的表演,或许会以为这些散漫轻浮的表现是在践行佛理。此类现象不仅无助于更多人理解佛教文化、追求宁静致远的生活,反而会贬低和矮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

  在世人眼中,修佛者和“名媛”本来就搭不上边,生拉硬凑地打造“佛媛”人设,只会产生不伦不类的怪胎。近些年,围绕“名媛人设”的争议较多,舆论场上的“名媛”一词正面临污名化的危险。刻意打造的“名媛”人设,顷刻之间便可能颓圮坍塌。经由互联网编织出来的虚浮幻象,终究抵不过时间和人心的考验。

  看似超然、实则庸俗的“佛媛”人设,沿用的还是先前那种包装“套路”,“佛媛”现象背后仍然是浮躁的风气在作怪。和最常见的“假名媛”相比,“佛媛”只不过把打卡拍照的地方从高档酒店换到了佛门清净之地,把装点门面的工具从名牌饰品换成了经书寺庙。反对“佛媛”人设,不仅是为了反对浮躁的风气,也是提醒更多的人擦亮眼睛,提防社会上那些打着种种“高大上”名号,披着科学或文化的外衣招摇撞骗,随时准备对粉丝钱包“下手”的人。(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白毅鹏)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