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疫情防控常态化,高校“相对封闭管理”仍非常必要——专访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
http://www.CRNTT.com   2020-09-22 17:35:19


 
  再次是环境的特殊性。秋冬季北京气候变化大,感冒、流感、诺如病毒等流行病多发,更需要采取相对严格的防疫措施。考虑到这一点,虽然《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中明确师生在校园内可以不戴口罩,但我们依据北京秋冬气候条件、传染病易发等现实情况,要求北京高校师生在校园内继续戴口罩,这也是对师生健康安全负责任的体现,也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同和支持。

  上述的管理措施既不是脱离实际的,也不是形式主义,更不是为了简单的脱责,而正是一种负责任的设计的体现。

  记者:据媒体报道和学生反映,部分高校在开学后对校园管理过于严格,导致“相对封闭管理”变成“全封闭”,“非必要不出校”变成“出校难”。“相对封闭管理”如何理解?

  李奕:事实上,我们说的相对封闭管理,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要严把校门关,无关人员禁止入校,任何人进入校园都应当严格落实身份核验登记和体温检测。另一方面,倡导“非必要不出校”,但对于确有需要的,可以申请出校,学校要通过信息化等手段,简化学生出校的申请审批程序,指导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记者:当前社会舆论对于“严把校门关”基本达成了共识,目前矛盾的焦点主要出在“非必要不出校”上。其中最困扰大家的问题就是,到底哪些出校门的要求为“必要”,哪些为“非必要”?标准由谁来界定?

  李奕:要得到以上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就要理解提出“非必要不出校”这一举措的目的和背景。

  一方面,要理解提出“非必要不出校”的根本目的,幷不是为了限制师生出入,实际上是为了明确每个离校人员的行动路径和接触对象,以实现出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筛查、追溯。这其实是“单元管理”模式的一种延伸。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当前我们的防疫工作,已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战时状态”过渡到了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状态”。在这种常态化背景下,社会治理的特点是强调个人发挥自我的防控意识和承担对社会的防疫责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