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摄像头、路由器可能正在“监视”你
http://www.CRNTT.com   2019-07-22 20:19:55


 
  安全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菅弘告诉新京报记者,张良碰到的摄像头后面的针极有可能是一个天线。菅弘建议,可通过专门的便携仪器,通过红外线和激光来寻找反光点,从而识别摄像头。还可通过无线信号探测器锁定信号发射源来探测。不过,即便依靠设备,也幷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有的镜面物体会造成仪器误报。此外,一些无线传输摄像头有可能会伪装成WiFi信号或者其他波段的信号,被称为‘双信号伪装’,幷不是十分容易发现。”

  “不道德,更违法。”北京国旺律师事务所律师党占荣这样形容偷拍行为。

  不过党占荣认为,在各种偷拍事件的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难处。当这些偷拍视频进入到利益链中的时候,受害者甚至幷不知情。“在司法实践中对类似这样的偷拍事件,消费者几乎没有防范能力,当前的各种针孔微型摄像头,在房间内一般很难发现。”

  “此外,从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在偷拍事件中,还停留在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阶段,在刑事上很难去界定定性。因此在面对偷拍产业链巨大利润时,显然违法成本还是相对较低,处罚力度不足以震慑偷拍者。”党占荣表示。

  菅弘表示,用户需要提高家居摄像头使用的安全意识。“家居摄像头一般与WiFi相连,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观看。但很多普通用户对近些年兴起的家居摄像头根本不了解,大部分人都是基于操作级的。甚至许多用户使用的都是设备出厂时默认的用户名,根本没有修改。”

  党占荣建议,如果遇到隐私被泄露了,受害者应首先进行报警,由警方调查取证,固定证据,其次受害者也可以对网络或者其他载体的照片、视频等隐私材料进行证据保全,查证隐私泄露的过程,最终确定相关泄露者,以便受害者将来进行维权。(来源:新京报 记者:李大伟、罗亦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