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15日电/据北京日报报道,记者探访通州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发现新变化
居民厨余垃圾分出量猛增
厨余垃圾处理是生活垃圾分类推进中的难点问题。积极履行分类责任的市民也非常关心,辛苦分出的厨余垃圾,终端究竟是如何处理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应加快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处理能力。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6月10日,记者前往通州区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探访厨余垃圾终端处理情况。
小区厨余垃圾分出量翻倍
在京哈高速公路以南、凉水河以北的一片空地上,矗立着几个十几层楼高的巨大铁罐,罐体上写着“京城环保”字样,一辆辆装载厨余垃圾的密闭车缓缓开进厂区,这里就是厨余垃圾的定点处理厂——通州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其处理能力覆盖了除马驹桥镇和台湖镇之外、通州其他所有街乡镇的厨余垃圾。
尽管当天的气温高达36℃,闷热难耐,但在进入场区之前,记者还是戴上了口罩,用以遮挡异味。
事实证明,记者的担心是多余的,站内的异味远低于记者的想象,在办公区和生产区之间穿行时,如果不是特别留意,几乎闻不到臭味。
“我们的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200吨,餐馆、居民小区和机关事业单位等产生的厨余垃圾都运到这里。”据该处理站副总经理王敬贤介绍说,除了厨余垃圾外,处理站还能每天处理粪便和污泥共400吨。
从5月1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以来,该站平均每天处理的厨余垃圾量增加了三四十吨,目前日处理厨余垃圾180吨左右,几乎是满负荷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