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郭一鸣:读懂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24-08-16 11:16:32


杭州西湖一景。(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8月16日电/资深评论员郭一鸣今天发表在大公报维港看云的文章说,前几天老友L兄请我到他的写字楼喝茶,茶是老茶,话题是新的。L兄打理的文化机构近年举办各种国情教育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最近正在策划一个叫做“读懂中国”的活动,他说香港的青少年不瞭解国情,不少成年人也不瞭解国情,很多外国投资者不懂中国,所以打算透过举办这项活动,让更多香港各界人士有机会“读懂中国”,鼓励外资积极把握中国市场投资机遇。我没有详细问这项活动的具体内容,但“读懂中国”这四个字,听起来很有意思。

  文章说,曾经有一位中央驻港官员说过,香港是一本大书,内地人要读懂不易。而中国这本书更大,外国人要瞭解中国、读懂中国,更不容易。面对中国在经济、科技、国防、体育等多方面崛起,西方人总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以想当然甚至是阴谋论去猜测怀疑。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中国队在游泳等多个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以总数四十枚金牌和美国平分秋色,打破美国独占鳌头的地位,但美国不去研究中国取得成功的奥秘,却频频搞药检之类小动作。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哈佛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比较清醒,他表示:奥运会奖牌关乎国家荣誉,更是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现在任何人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中国正在崛起,而且是全方位地崛起。可惜像艾利森这样能读懂中国的西方学者不多。

  我很喜欢广州一份周报的口号:“在这里,读懂中国”。需要透过客观报导、理性面对、深入分析来读懂中国的,不仅是外国人,也包括中国人。在这方面,港人更需要补课。对不少香港人来说,读懂中文不难,读懂中国不易。曾经有一位知名人士私下说,他北上公干,常常搞不清楚内地官员的职衔高低,有时候场面很尴尬。他坦言对内地官方文件、媒体词语不能完全理解。

  香港回归之后,有关部门举办各种国情班,邀请相关从业人员到内地学习国情,笔者不只一次参加由香港新闻联主办的新闻界国情班,上课地点分别在北大、清华、国家行政学院、复旦等著名学府,除了听专家、官员讲课,还有实地参观和交流。新闻界国情班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就是参观当地媒体机构,和同行交流。其他包括商界、专业界、教育界、政党团体、公务员、纪律部队等也有不同的国情班,香港回归迄今二十七年累计下来,参加过国情班学习的人数不少,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很少见到媒体会出现某省文化部、某市教育厅这类常识性错误。不过,一些学员希望国情班形式可以更加灵活。较早前在一个饭局上,一名土生土长的港商侃侃而谈,向在座人士解释内地自治区、直豁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城市有何不同,以及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不同角色,连什么是“朝阳群众”都知道,最后他笑一笑补充说:这些知识不是参加国情班学来的,而是国情班之外学到的。

  文章说,最近特区政府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组长李慧琼日前邀请几个本港新闻团体的代表午宴,就如何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听取新闻界意见。陈国基更加充当领队,带领一班“共创明Teen”青少年到杭州交流,这些来自基层家庭的孩子大部分可能是第一次来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子湖畔这座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此行对于他们瞭解祖国、学习国情,一定大有裨益。再过十年之后长大成人投身社会,当他们回首这次杭州之旅,相信会带来美好的回忆。

  至于L兄的机构要在香港举办“读懂中国”活动,我认为别具意义。香港是国际大都市和国际金融中心,有近万家外资公司,是一千多家外资公司地区总部所在地。近年中美竞争激烈,两国关系跌至谷底,国际地缘政治日趋复杂,一些西方媒体想尽办法唱衰中国、抹黑中国。因此,在“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举办“读懂中国”活动,例如举办论坛讲座,邀请专家解读内地最新政策,大可畅所欲言,帮助长驻本港以及周边国家地区的外国投资者、外籍人士以及外国留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瞭解中国、读懂中国,及时把握投资机遇,实在是很有必要,大有可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