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21日电/据解放军报报导,拨开身旁肥厚的芭蕉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象谷景区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岩罕陆踏着湿润的泥土,向雨林深处进发。他的前方,是猛养自然保护区150万亩原始森林;他的身后,蜿蜒的足印深浅不一。
黝黑的皮肤、紫红的脸庞、斑白的鬓角,47岁的布朗族汉子岩罕陆,看起来比同龄人略显沧桑。日晒雨淋,风餐露宿,每天徒步10公里以上……过去20多年里,岩罕陆追寻野生亚洲象的足迹一路向前,从毛头小伙成长为野生亚洲象行为习惯方面的专家,从“象爸爸”升级为“象姥爷”……
理了理褪色的迷彩双肩包,正了正磨毛了边的迷彩遮阳帽,身穿墨绿色工装的岩罕陆面露笑容:“森林就是我的家,大象就像我的家人。”
“我是森林的孩子,最适合这项工作”
从岩罕陆记事开始,他的衣服大多是绿色——与热带雨林相同的颜色。
1975年,岩罕陆出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里有我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境内大多数野生亚洲象栖息的家园。
在岩罕陆的童年记忆里,野生亚洲象不时“光顾”他所在的小村庄。有一次,大象到他家“造访”,“毫不客气地吃了地里种的稻谷、玉米”。对于这些体型庞大却憨态可掬的“大朋友”,岩罕陆内心充满了好奇。
长期生活在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大象对色彩鲜艶的事物十分“敏感”。为了避免象群受到刺激攻击人类,当地村民的着装,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的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