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11日电/据解放军报报道,实践证明,战争形态和作战力量的不断变化对卫勤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仅仅依靠传统人力已无法完成未来战争愈加繁重的卫勤保障任务,需要充分挖掘颠覆性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卫勤保障由“人机结合、以人为主”向“自主交互、以机为主”的转变。与智能化战争相适应,卫勤领域的智能化无人化发展,正推动军事卫勤形态逐步向智慧卫勤转变。
智能化监测诊断。未来战争中,智慧卫勤系统可借助参战人员身体和服装上的各类传感器,对其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大数据及深度学习算法对人员身体和精神状况进行全时监测和评估分析。一旦发现数据异常或人员发生伤病可及时报警,并根据战场环境及伤病程度,立即形成伤情评估模型,提供合理的诊断与救治方案,增强战场伤员救治的主动性。例如,外军研发的“战伤救治综合预测系统”,能够对伤员的生理数据进行检测并智能分析,为战场伤员救治提供决策支撑。
智能化搜救后送。未来智能化作战战场广阔,伤病员分布范围广,战场搜救难度大、后送时效要求高,传统的搜救与后送方式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需要借助参战人员佩戴的各种传感器,通过无线通信及战场定位功能,实现对伤病员的快速精确定位,同时根据实时传输的伤病员生命体征数据及战场环境,智能分析伤病员后送及救治的紧急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搜救后送力量。随着战场感知定位、搜救路线规划及柔性搬运等技术的发展,战场无人搜救与后送装备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未来能够在遭受污染、道路崎岖等恶劣复杂环境下,自主高效实施伤病员搜寻、初步救治及转运后送等任务。当前,外军正在研发或投入使用的智能化搜救与后送装备有美军的“生命发现者”伤员搜救系统、K-MAX伤员后送无人机,以色列的“鸬鹚”救护无人机,德军的“PKB和OMEGA无线搜救系统”等。
智能化高效救治。未来智能化战场救治工作的危险性将进一步提升,救治环境和救治任务将更为艰巨复杂,尤其是一些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单靠传统的医护人员将难以高效完成战场救治任务,更多地将依托智能化救治机器人完成。战场救治机器人能够在危险及恶劣环境中实施救治,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将优于人类医护人员,同时通过海量病例数据的深度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各类战场伤情进行准确识别,做出合理的处置。据了解,由于具备诸多优势,外军已将部分战场救治机器人投入了实际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