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卢新宁:读《香港故事》 了解真实的香港
http://www.CRNTT.com   2019-11-04 12:38:17


香港故事。(来源:网上图片)
  员工专栏-香江故事凭谁诉
 
  香港是本难懂的书。6月以来的反修例风波,升级的暴力、持续的骚乱、起伏的人心,让读懂香港“难上加难”。很多人在忧心中发问:香港还会好吗?
 
  若抬眼看今天的电视,依然是闹哄哄的景象,不免让人一声叹息;但如果低头翻翻这本书,读读新华社香港分社记者带给您的《香港故事》,心里大概会亮起来。这分明是一个兼具开放品格又充盈奋斗精神的城市,是一个温情脉脉又满是烟火气息的港湾。一个城市的气质,哪会说变就变?
 
  很喜欢书中霓虹灯制作人的这篇。生活在底层,手作霓虹灯,撑起一座城市夜的灵魂,照亮许多人回家的路。而这位制作人的祖母,小时不识字,便是通过霓虹灯招牌认字读报。寥寥数笔,让人见繁华,更见繁华背后的人心密码。这样的故事,书中俯拾即是,娓娓道来如邻家絮语。谁是香港人?何以香港?正是这些平凡人的诉说,为香港这个复杂无比的方程组,提供了简明而生动的答案。
 
  讲述,是为了记忆。有学者将时间分为两种,一则为历史时间,一则为生活时间。维湾潮涨潮落,万家灯火明灭,大街小巷的人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往的生活,汇成了这座城市不断延伸的时间轴线。打得一手咏春拳的女大学生,做着梨园梦的小小少年,抑或是帮人写家书的耄耋老人,他们的香港故事都是个体的、私人的。然而,男人、女人、老人、青年,这些生命的诉说嵌在一起,就是那个光亮的香港。“我”与“城”无时无处不在的互动,让这个城市成为了无数生于斯长于斯者的“我城”。当此风云变幻之时,深入这座城市的生活时间之中,看一看这些平凡人的香港故事,或许更能读懂人心的大势所趋,更能感受历史的向阳而生。
 
  因为水泥森林、快节奏、高竞争,世人多将香港视为“冰冷城市”。但这本书里,你能感受满纸温情。手写小巴牌的怀旧风,毛笔博物馆里的中国风,是人们对历史的致敬;随和如隔壁阿叔的大馆警员,壁画村总以爱为主题的壁画,是人们对世界的温度。这个夏天,暴力的蔓延,让大家担心,香港的温情是否会被击碎,香港的雅量还有多少。也许,当与书中的人与事相逢,我们会坦然很多:一个愿意为18岁以下青年提供紧急寄养服务的城市,不可能不在乎青年人的前途;一个愿意为盲人提供口述影像服务的地方,怎会愿意舍弃自己光明的前景?
 
  时间与空间,是能纳入所有叙述与记忆的海洋。从小渔村到大都会,香港地理上始终不大,但在人们心中一直有分量。何为香港之大?是自始至终的梦想与包容。早年一身布衣飞黄腾达、一支健笔纵横香江的传奇,至今依然可感可触;而今日海上龙舟队,还在上演同舟共济的故事;即使维多利亚公园中央草坪参加每周聚会的外佣,也有了光荣梦想,将他乡当做了故乡。如何成香港之大?这其实是始终不变的,就是与祖国在一起。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让36年前就提出兴建内伶仃大桥的胡应湘很欣慰;拒绝移民,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斩钉截铁地说,“吃饺子的人在中国,我不走”;弥留之际仍握着中国地图,慈善家田家炳老人一生将教育兴国视为最大希望。而未来,我依然相信更多港人会于大湾区、于大中国写下自己精彩的香港故事、中国故事。岛和半岛,这个曾被诗人喻为“感叹号”的意象背后,总有故事在生长,总有情怀在流淌。
 
  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这是我们讲好香港故事的意义。以色列历史家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主要在于具备了虚构故事的能力。香港曾虚构多少让我们废寝忘食的故事!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中文系学生,我们的大学生活曾经读金庸、读古龙、读亦舒。回头想想,那时我们到底在读什么?是中西交融的气息,是同根同源的文化,更是对这个偏居一隅却不舍家国的游子的想像。穿越案头,当时真实的香港故事,比小说更具想像力。“一国两制”构想横空出世,中英谈判已敲定香港回归时间表,大局既定,人心思归。波澜壮阔的故事,在一张更大的纸上铺展,成为所有故事最真实、最宏阔的背景。
 
  我亦有我的香港故事。记得20年前,当我还是名跑文化新闻的记者,曾专程从北京南下到上海,面对面访谈金庸先生。75岁的金大侠从容淡定、侃侃而谈,与我心仪已久的“武林宗师”甚为脗合。金庸说,他以江湖映写江山,他说,写武侠小说真正宗旨是肯定中国人传统的美德,使读者觉得人生在世,固当如是。
 
  20年弹指一挥间,金大侠驾鹤而去。对普通人而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危乎高哉;但守护“中国人传统的美德”,守护香港这本书中来自过去与现在的一切良善与美好,却可以是每一个人承担得起的本分与道义。曾经的香江健笔们不少已作古,可新的香港故事还得续写,老一辈冥冥之中不会不寄望:这代人写得比他们更好。

  (来源:香港中联办 作者: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