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2024选举看台湾世代交替与政治变迁
http://www.CRNTT.com   2024-08-01 13:08:57


图1:2024年台湾选举乡镇市区各阵营领先示意图
 
  三、世代交替、分层固化与空间移动的影响

  (一)世代交替对岛内以及两岸关系的影响

  世代交替势必会对岛内政治生态与格局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其一,政治文化的重塑。民主世代的政治参与更加依赖于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因而未来的岛内政治文化可能更加强调透明度、即时互动和草根参与。此外,价值观上的多元性可能促进政治话语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使台湾原有的对抗性政治文化被协商性政治文化逐渐取代。其二,政治代表的变革。民主世代对两大党的认同感较低,一些新兴政党可能会更容易获得民主世代的青睐。在民主世代的推动下,台湾当局可能会出台利好新兴政党以及小党发展的政策,一定程度会促进政党政治的多元化。其三,政策焦点的转移。相较上一辈对国家定位以及国族认同等高政治议题的锱铢必较,民主世代会更关注教育改革、就业机会、住房问题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等现实性、务实性的公共议题,而这种转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台湾当局的施策方向。

  [图1:2024 年台湾选举乡镇市区各阵营领先示意图]

  从两岸关系的角度来看,世代交替的影响体现在:其一,两岸交流民意基础的不确定性。民主世代在追求台湾主体性和开展两岸深入交流之间的矛盾心态可能导致台湾在两岸政策上表现出更多的摇摆和不确定性。一方面,他们可能支持那些强调台湾独立性和差异性的政策和立场;另一方面,又期望维持甚至加强与大陆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这种内部矛盾可能导致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在强硬与温和之间反复摇摆。其二,两岸交流形式和内容变化。民主世代在追求与大陆深入交流的同时,可能倾向于探索新的交流形式和内容,包括更加注重文化、教育和科技等非政治领域的交流,以及通过数字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介进行的交流。这样的交流形式可能更加灵活多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绕开政治敏感性,促进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和联系。其三,两岸关系的重新定义。民主世代不可避免会对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提出新的定义和构想。在追求台湾主体性的同时,会寻求一种既能保持台湾特有身份,又能与大陆保持良好关系的新模式,例如将两岸关系视为特殊的伙伴关系,而非单纯的对立或融合,无论对大陆还是岛内的既有论述都会带来冲击与挑战。

  (二)选举优势分层固化对岛内以及两岸关系的影响

  选举优势分层固化对岛内政治的影响体现在:其一,选举优势分层固化将会导致民进党的“中央化”与国民党的“地方化”,引发科层体制内部的纵向对立。由于“中央”和地方分别由不同的政党控制,将会导致跨层级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之间的协调问题,影响政策的连贯性和效果,降低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削弱民众对当局——主要是民进党的信任和社会的凝聚力。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虽然可以继续依靠优势基本盘把持朝政,但会失去主流民意,成为“跛脚当局”。其二,选举优势分层固化会扩大两大党外的第三势力生存空间,台湾政党政治将一定程度多元化,并将产生一定数量的政党联盟。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各自优势的科层体系层级中聚焦,会导致在其他层级、选区或者小微议题方面的竞争力相对减弱,而这种政治留白会为新兴政党和小党提供机会。这些新兴政党和小党可以通过聚焦那些被两大党忽视的社会问题、群体利益或创新政策来吸引选民,长远来看将会促使台湾政党格局由“蓝緑”转向“蓝緑+N”,这将导致民意的分散化,而为了能够赢得选举或在选举中有所获益,政党之间势必会开展一系列合作,从而出现若干政党联盟。

  从两岸关系的角度来看,选举优势的分层固化将使民进党长期主导两岸关系政策的论述。由于分层固化现象,两党在两岸关系议题上的论述能力将会失衡,民进党将会具有比国民党更强的两岸关系论述能力。国民党的地方化会制约其在两岸关系议题上的论述能力,进而使其更倾向于强调两岸在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合作,而不是国家定位以及国族认同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民进党的“中央化”,使其能够掌握高政治话语权,而这意味着两岸政策也将更多受民进党的影响,会更倾向于推动台湾的国际化和加强台湾身份的政策,加大与中国大陆的政治排斥、制度疏离与文化隔阂。在这种情况下,台湾本土认同趋势不仅难以逆转,还可能导致两岸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带来诸多风险性。

  (三)票仓空间移动对岛内以及两岸关系的影响

  票仓空间移动意味着“緑强蓝弱”的政治格局将长期存续。对两党而言,票仓的空间转移直观表现出民进党掌握了台湾的经济发达地区与人口稠密地区,而国民党掌握台湾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人口稀疏地区(包括连江与金门这样的边缘地区)。进一步讲,票仓空间移动的背后是两党对人、钱、物等资源掌控程度的差异,而这种资源差异将直接影响两党的政治生存下限以及能力上限。具体而言,在过去三十年,随着台湾产业升级和新兴经济活动的兴起,民进党成功地将其政策重心与这些变迁相对接,在保证南部基本盘的前提下,将以这些产业为主导的地区逐渐吸纳为新票仓。长期来看,在强大物质能力的支持下,民进党将会具备比其他政党更多的政治能动性以及容错率。与之相对的,国民党的基本盘收缩在传统产业地区,对新兴经济领域和高教育水平选民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此外由于失去党产支撑,国民党在政治动员能力上落于下风,至少在物质层面已经难以撼动民进党在台湾政坛中的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台海地区特殊的内外政治结构,又使国民党能够维持在第二大党这样相对体面的位置上。

  值得一提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在票仓空间移动的背景下,理论上应该出现的两大党选民基础阶层互换的情况,因为民众党的崛起而有了新的演绎。在过去,国民党与民进党在经济发展、社会分配和环境保护问题上有不同的政策主张,具有一定的左右对立色彩。④国民党强调经济增长、渐进改革和社会稳定,将大企业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视为推动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地域发展和社会分配方面对中南部、中下层和中小企业的利益照顾有所不周,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对军公教阶层则予以更多关照。与此相反,民进党更关心分配正义,跟台湾的中小企业、中下层和中南部有更多连接,选民基础具有浓郁的草根性。随着票仓的空间移动,理论上民进党的选民基础会逐渐精英化和资本化,而国民党的选民基础会逐渐草根化和无产化。不过由于民众党的崛起,与产业变迁密切相关的社会阶层同时抛弃了民进党以及国民党。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在选后的调查,在10个职业群体中,赖萧配在自营商/企业主、军公教、劳工、农民、退休人员以及无业/待业者群体中的支持度高于侯赵配与柯吴配,柯吴配在高级白领、基层白领以及学生群体中一骑絶尘,而国民党只在家庭主妇中拔得头筹,在高级白领、基层白领以及农民中的支持度较弱。⑤不难看出,票仓空间转移至少在目前并没有为民进党带来应有的阶层基础,反而为民众党的发育提供了养料。未来是否会产生理论预期上的变化,还有待观察。

  从两岸关系的视角来看,票仓空间的转移反映了台湾内部政治力量平衡的重大变化,其中尤为显着的是民进党在台湾政坛中的日益强势地位,其“台独”立场以及延伸出的内外政策将更为顽固和偏执。因此,大陆在与民进党交往时,可能会遇到更强硬的态度和更高的策略挑战,例如在经贸、文化交流以及国际空间等方面,民进党更倾向于推动符合“台独”政治目标的措施,同时限制或排斥与大陆的合作。这种情况下,两岸的互信基础将进一步受损,对抗性行为持续增加。

  四、结语与政策建议

  2024年选举体现了民进党的相对衰落、国民党的絶对衰落以及在两党政治结构裂缝中民众党的崛起。进一步讲,这次选举内嵌了民意基础的世代交替,两大党的选举优势分层固化以及票仓空间移动三个政治变迁。从时间维度来看,世代交替将民主世代推向了社会中坚位置,而这种社会结构的转变使民众党直接受益——即便没有民众党,也会有其他政党填补世代交替产生的政治空白。长远来看,世代交替将推动台湾政治文化风格的转变以及政党体系的局部变化。从纵向维度来看,选举优势的分层固化将会导致民进党的“中央化”与国民党的“地方化”,进而导致科层体系内部的纵向对立。从横向维度来看,两大党的票仓地理分布,由传统的“南北”划分转变为“东西”布局,民进党掌控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西部地区,岛内“緑强蓝弱”的局面将长期存续。

  综合来看,台湾的政治景观正经历着世代更迭、选举优势分层固化和票仓空间移动的深刻变化,将使两岸关系在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性。在此背景下,理解和应对这些趋势的能力,对两岸的融合与统一至关重要。因此,大陆各界需要深化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与分析。从政策层面看,面对台湾岛内政治形势的变革,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对台政策大背景下,大陆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其一,继续深化台青工作。首先,在台办系统内增设青年发展局,主导两岸青年的交流工作。青年发展局不仅负责制定、执行针对台青的各项政策和计划,包括教育、就业、创业支持、文化交流等,还将承担协调职能部门参与台青工作,以及提供两岸青年交流平台的职责。其次,数字技术赋能台青交流工作,构建跨岛的数字化交流平台,促进大陆官方、社会与台青之间扁平化交流渠道。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平台、移动应用等数字工具,大陆官方和社会组织可以更加便捷和直接地与台青进行联系和互动。这种扁平化的联络方式确保了政策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为台青提供了更加直观和全面地瞭解大陆生活的渠道。例如,可以通过在线直播、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让台青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大陆的文化、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情况,并鼓励其社会参与,从而增强他们对大陆社会的理解和认同。最后,以低政治性的公共议题为切入点,增进台青对大陆的制度性认知与理解。通过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城市规划等低政治性公共议题的交流和合作,使台青在参与和讨论中逐步认识和理解大陆的社会治理模式和制度运作。

  其二,建立新型政党交流机制,可考虑非緑台湾政党在大陆设立台胞服务处。既往的政党交流机制最大的弊端在于制度化程度不足,缺乏深入性与持久性。鉴于民选政治已成为台湾民众——尤其是民主世代的生活方式,可考虑允许非緑台湾政党在大陆设立台胞服务处,其作用如下:第一,联结在陆台胞,保持他们与岛内政治的紧密联系,适时发挥其对岛内政治的影响力;第二,促进非緑阵营的整合;第三,提供两岸之间的半官方交流机制,以平衡官方交流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台湾政党的大陆驻点,展现了大陆对台胞生活方式的尊重,长远来看,有利于推动“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从台湾方面看,出于与选民联络的需要,台湾政党也有在大陆设置服务据点的需求。实际上,早在2017年,新党主席郁慕明就提出在上海设立服务据点的想法,服务在大陆的台湾民众,使新党成为首个表态要在大陆设立据点的台湾政党。根据台湾“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此举未涉及公权力或政治议题,也不受“政党法”规范。⑥当前,大陆对台工作的管控能力亦有所增强,可以有条件地准许台湾政党进入内地活动。在资格方面,政治要求可以相对宽松,只要秉持两岸和平发展理念的政党皆可进驻,重点在于聚集和整合反民进党的力量。在管理方面,制定明确的活动范围和内容规定,确保服务处不涉及敏感政治议题,专注于文化、经济交流等非政治性质的活动。同时,制定专门的法律条款和管理规则,明确服务处的法律地位、责任和义务。此外,还需建立严格的安全审核机制,对服务处的人员和活动进行定期审查,以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要求。

  其三,加强两岸基层交流。从基层交流的角度促进两岸融合发展,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深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人民之间的相互瞭解和信任,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具体而言,首先,促进地方公部门的直接对话和合作,建立跨海峡地方公部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大陆与台湾各地方公部门之间建立直接的对话和合作机制,如姊妹城市(县)关系、经济合作区等,依托地方特色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合作项目。其次,促进民间组织和社区层面的互动,支持民间组织合作项目,鼓励和资助两岸民间组织在文化、教育、环保、公益等领域的合作项目,通过草根组织的力量加强社会层面的联系。最后,举办两岸社区交流活动,组织社区层面的交流活动,如文化艺术展演、传统节日庆祝、体育比赛等。

  注释:

  ①台湾行政部门性别平等会.重要性别统计资料库[EB/OL].[2024-01-22].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

  ②台湾选举既往投票率的中位数在70%左右,考虑到年轻选民投票意愿的不稳定性,以历史上最低的60%左右作为本文的估算依据。

  ③⑤台湾民意基金会.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抉择及其影响[EB/OL].(2024-01)[2024-02-01].https://www.tpof.org/.

  ④林冈.再论台湾地区两党体系的延续性[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4):75-82.

  ⑥观察者网.緑营称新党上海服务处违法 郁慕明回应:不怕查[EB/OL].(2017-12-26)[2024-01-15]https://www.guancha.cn/local/2017_12_26_440619.shtml.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4年5月号,总第317期,P27-33)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