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4月26日电/大公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领导的古生物学研究团队最近发现,小型翼龙也能像大型翼龙一样,在早于一亿五千万年前已能像鸭子一样在水面起飞。中大团队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该种小型翼龙可利用收紧的双翼、双足脚趾之间的蹼状软组织,以及手指在水面飞行,以捕食水中生物。
有风神之称的翼龙作为会飞行的爬行动物,在鸟类还没出现以前,独霸天空好几千万年。牠们不是鸟类,也不是恐龙。除了捕食小恐龙和昆虫以外,翼龙还爱吃鱼。
翼龙是地球上第一个实现动力飞行的脊椎动物,牠们会时不时潜入水中捕食水生生物。科学家曾认为只有在海边居住的大型翼龙才具有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飞的能力,例如翼展长达十多米的Anhanguera翼龙。
克服水表面张力 捕食水产
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及其国际团队,利用镭射荧光成像技术(laser-fluorescence imaging)观察小型翼龙Aurorazhdarchid的化石,分析其翅膀及足蹼上的细节。文嘉棋表示,化石的镭射荧光成像提供了高解像度细节,更容易仔细分析小型翼龙的翅膀、手指和脚趾之间的蹼状软组织。团队推算小型翼龙的身体构造能让牠好像鸭子一样,利用四肢在水面起飞,以摆脱水面张力的影响。
文嘉棋表示,小型翼龙和大型翼龙一样,在水面上起飞也是手和腿一起进行。研究表明,Aurorazhdarchid在水面飞行时,脚趾之间的蹼状软组织压向水面时会提供助力,而连接翅膀的第四根手指会同时收紧,其余手指则会轻轻点水推动自己起飞,因此牠们能在水面停留一段时间来捕食水中生物。“水的表面张力会像胶水般把物件吸住,而体型细小的生物克服水表面张力要耗费更大的力气。但是有了足蹼和收紧的翅膀,就能减少水表面张力的影响。”
侏罗纪港多火山 难留化石
近几年,文嘉棋和团队曾经尝试过在香港找寻翼龙的化石,但是没有找到。文嘉棋解释说,因为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的香港地区多火山,化石很难保存下来,而且香港面积亦较小,所以即使存在翼龙化石,要找到也很困难。而中国内地有部分地区的地质较容易保存翼龙化石,比如辽宁、河北、新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