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新春走基层丨振兴路上再得胜
http://www.CRNTT.com   2022-02-13 14:03:53


图为春节期间,德胜村村民制作当地特色年货“开口笑”(图片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评社北京2月13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春节过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仍是天寒地冻,室外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6摄氏度。几天来,这个位于冀蒙交界、海拔1400米的村庄,因为冬奥火炬在这里传递,变得沸腾了。

  聊起火炬传递,该村第一棒火炬手、65岁的老支书叶润兵很是激动:“火炬来到德胜村,是一种荣耀,是对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种认可。”

  5年前,这里还是十年九旱、遍地荒滩的贫困村,村民们以农牧为业,过着地里刨食的穷日子。脱贫攻坚以来,德胜村转变发展观念,因地制宜探索出精准产业脱贫之路,形成了以设施农业、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等为基础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走在德胜村乾净整洁的村道上,只见一幢幢白墙黛瓦二层小楼新民居鳞次栉比,搭建有戏台连廊的广场平整开阔,村外成片的光伏板向阳而立,日光温室大棚的蔬菜长势正旺,一派欣欣向荣的美丽乡村图景。

  年节这些天,村民徐海成一家忙着制作当地的特色年货“开口笑”。将面团揉得油光,切成小块,放入胡麻油里炸,带裂纹的酥脆成品一出锅,顿时满屋飘香。

  “这就是‘开口笑’,寓意每天笑呵呵的。”徐海成是村里最早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媳妇生病,又要供两个女儿上学,他下过煤窑,倒腾过蔬菜,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

  “德胜村有耕地5500亩、草场7000亩、林地3900亩,人均耕地、草场、林地面积都不少,但就是不挣钱。”叶润兵说,为什么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就是资源没有有效整合,产业没有立起来。

  找到了“穷根”,全村群众在党支部带领下,开始发展马铃薯育种等特色产业,铆足劲头向贫困宣战。2017年,德胜村建起280个育种大棚,贫困户只需花1000元租金就能租上一个,徐海成当年就承包了6个。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