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14日电/据人民日报评论,中欧班列打开了供需互促、优势互补的共赢大门,开辟了守望相助、携手抗疫的生命通道,搭建了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友谊桥梁
“双方要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加强创新、绿色、数字发展等领域合作,确保中欧班列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习近平主席近日在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电话时强调。2021年,中欧班列在逆风中开出加速度,以稳定、可靠、高效的物流服务有力支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动脉”,贯通疫情防控“生命线”,彰显了韧性和担当,也传递了信心和力量。新的一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继续深化中欧班列合作,有利于全球抗疫和世界经济复苏,将不断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的福祉。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纽带,中欧班列的欣欣向荣充分彰显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发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开启了中欧班列创新发展的序章。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杜伊斯堡港参观,见证从重庆始发的列车满载着货物抵达;2016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波兰华沙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10年多来,中欧班列年开行数量由最初不到20列发展到2021年的1.5万列,目前已铺画运行线78条,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80个城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文指出,越来越多欧洲企业选择中欧班列,中欧班列未来将发挥更大作用。
中欧班列打开了供需互促、优势互补的共赢大门。从根本上说,中欧班列开通运行并不断开出加速度,关键在于顺应了中欧经贸合作的需要,开启了一条充满活力的机遇之路。2011年中欧贸易额为5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2021年,中欧贸易额有望突破80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中欧两大市场的合作潜力,激发了中欧班列的发展活力。中欧班列线路不断增加,联通的国家和城市不断增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运送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凸显了市场的需求与信任,彰显了中欧合作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中欧班列开辟了守望相助、携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在疫情持续冲击国际海运和空运的背景下,中欧班列昼夜穿梭,将防疫及生产生活物资及时送达,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方将防疫物资运输纳入中欧班列重点保障范围,实行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截至2021年11月底,中欧班列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343万件,共计10.3万吨,为守护全球抗疫合作的“生命线”作出重要贡献。“疫情防控期间,中欧班列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凸显”“中国用实际行动传递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力量”……沿线国家人民纷纷点赞“钢铁驼队”展现的中国担当。
中欧班列搭建了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友谊桥梁。作为跨大洲、大运量、全天候、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中欧班列的成功是各方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可持续发展,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成果。在中欧班列沿线,新的物流、工业和商业中心拔地而起,新业态、新规划应运而生,创造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杜伊斯堡如今已发展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洲际物流中心,每天抵达这里的货运列车有4/5来自中国,约5万人从事相关业务,占全市劳动人口的15%。这一欧洲内陆传统物流枢纽重新焕发青春,成为中欧班列助力沿线国家催生新经济、实现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丝路迢迢,车轮铿锵。中欧班列的第一个10年,为促进中欧贸易畅通、深化沿线国家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的10年,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愿与更多合作伙伴一道,乘着中欧班列的东风,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