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文章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随着城镇化推进,农业生产者越来越少、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越来越大,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主要依靠发展现代农业来提高供给保障水平。“十四五”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和品质,多措并举扩大油料生产,发展畜禽水产养殖,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保障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害是种子和耕地。
农以种为先。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努力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一是从“源”上抓保护,深入开展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种质资源库,做到种质资源应收尽收、应保尽保。二是从“种”上抓创新,加快突破性品种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品种。三是从“供”上抓保障,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区域性良繁基地和省级良繁基地,加强种业品牌培育,做大做强种子企业。四是从“推”上抓服务,抓好良种推广工作,打通品种推广“最后一公里”。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必须切实保护好耕地,提升耕地质量。一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二是切实提升耕地质量。三是保护好黑土地。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黑土地难度大、投入成本高,要出台切实有效的保护支持措施。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包括九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引导各类投资者将适合农村发展的产业项目更多布在县域、就业机会更多留在农村,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二是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推动农村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三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四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五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六是打造高素质的乡村人才队伍。完善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制度机制,坚持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并重。七是加强农业农村发展要素保障。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资金保障,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资金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格局。八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九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六、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文章指出,“十四五”时期,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持续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体系,推进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继续实施一批协同发展重大项目。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深入推进污染治理“4+1”工程,持续巩固长江禁捕退捕成效,开展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打造若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加快完善长江经济带综合运输体系。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完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廊两点”空间布局,促进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深入推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台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支持浦东探索开展综合性改革试点,鼓励长三角地区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总结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统筹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规划建设和发展。稳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研究出台《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巩固生态绿色发展格局。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加快在创新引领上实现突破。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加快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支持国家级新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创新发展。完善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今年中央财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增长10.1%。
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章提出,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收官,但主要污染物排放形势依然严峻,区域性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巩固和拓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强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有效遏制O3浓度增长趋势,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湖泊、城市水体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严格农用地安全利用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推进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发展,持续提升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补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弱项。要构筑更加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治理能力的一场大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要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
“十四五”时期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降低13.5%、18%。重点做好七项工作:一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二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三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四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五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六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七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八、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文章认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我们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完善体制机制和相关政策,不断改善民生,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一)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一是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是中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资是劳动报酬的主体,要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公平,激发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改革完善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二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国中等收入的标准是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50万元。中等收入群体生活比较宽裕,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较强,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支撑。要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完善相关机制,使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人员上升到中等收入群体里,逐步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三是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和精准性。
(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在总量方面,“十四五”期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预计将保持在8.4亿人左右,每年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400万人以上,其中高校毕业生900万人以上,每年还有几百万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就业压力很大。在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不匹配,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短缺。要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注重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十四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8年提高到11.3年。义务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当前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还比较大。要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条件,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针对学前教育等资源短缺问题,要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为导向,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政策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
(四)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十三五”时期,中国养老、医疗、失业、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但仍有不少短板。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十四五”时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由91%提高到95%。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越高,互济性和抗风险能力就越强。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五)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对健康有了更高需求。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中国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基层服务能力不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存在短板等。要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十四五”时期要通过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突出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一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力度,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这也是维护健康最经济的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预防上多投入1元钱,可以减少治疗支出8.5元,节约100元抢救费。要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另一方面,要改革医疗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推动更多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分级诊疗。这不仅方便群众,也可以显着降低医疗费用。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完善医保缴费参保政策。要加快发展健康产业,促进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与群众多样化需求更好对接。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六)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人口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国际上一般把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作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这两个比例分别超过20%、14%,称为中度老龄化;这两个比例分别超过30%、21%,称为重度老龄化。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5亿,占总人口的18%,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而且老龄化仍以较快速度发展。“十四五”时期,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年均增长1150万,远高于“十三五”时期的740万,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 2035年左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程度深、未富先老等特点。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要统筹谋划、系统施策。一是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要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二是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许多退休老人身体还很健康、经验丰富,应当采取适当方式让他们发挥余热,继续创造价值。三是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当前养老、托幼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成为一个突出矛盾。一方面,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发挥家庭养老基础作用,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加强养老护理人员队伍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十四五”时期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1.8个增加到4.5个。要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园政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支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鼓励幼儿园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