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职业打假人”买海参后索赔百万案再审宣判
http://www.CRNTT.com   2020-10-11 11:34:24


 
  2020年9月15日,北京高院作出再审判决,认定刘某实际购买的是装入包装盒的散装海参,其也未能提交证据证明案涉海参存在质量问题且对其造成人身损害,因此其请求相关经营者承担10倍价款的赔偿责任没有依据、不予支持,撤销二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

  职业索赔占用司法资源,多地出台综合治理举措

  澎湃新闻注意到,以“打假”“维权”的名义举报商家、意图牟利的“职业打假”“职业索赔”现象,近年日益被严格规制。

  据光明网报道,近年来全国以“打假”“维权”为名发起的“职业索赔”恶意投诉举报每年超100万件,“职业索赔”逐渐呈现出团伙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式化的特征和趋势,不仅严重困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影响营商环境,且“职业索赔人”滥用投诉举报、信息公开、复议诉讼、监察投诉等权利,挤占了有限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
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对恶意举报非法牟利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8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保护平台经济参与者合法权益,打击以“打假”为名的敲诈勒索行为。

  全国人大代表储小芹曾在全国两会上建议,“职业索赔”的动机并非为了净化市场,而是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身牟利或借机对商家敲诈勒索,这类行为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大大浪费司法资源,应逐步遏制“职业索赔”的牟利性打假行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也在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索赔”不再予以受理。

  澎湃新闻检索相关信息发现,去年以来,上海、东莞等地陆续出台了遏制恶意投诉举报的综合治理举措。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