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21日电/9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举措。今年年底前,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等58项事项异地办理,明年年底前实现就医结算备案等74项事项异地办理。这有助于持续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环境。
人民网发表评论员朱一梵文章表示,推进与企业发展、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跨省通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从机动车跨省异地检验,到企业跨省申报纳税办理,持续推进的政务“跨省通办”,不仅便利了百姓的生活,促进了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地域壁垒和部门壁垒,成为了当前制约各类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
在9月11日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明年年底前基本实现高频事项全覆盖,同时保障数据安全,保护隐私。9月17日,国常会确定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具体举措,是为相关要求扎实高效地有序推进,提供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文章提出,抓紧将现有线下政务服务转为线上办,在抓好“省内通办”的同时,今年底前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职业资格证书核验、学历公证、驾驶证公证等58项事项异地办理,明年底前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就医结算备案、社保卡申领、户口迁移等74项事项异地办理。下一步还要加快实现新生儿入户、社保参保缴费查询等“跨省通办” 做好跨省通办要保证服务品质,要优化线上办理方式,使“跨省通办”便捷、易操作。同时,要保障少数群体线下办事需求。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
文章分析,“跨省通办”具体举措的实施落地,会使大众收获方便和实惠,促进政府提高效率。一方面,相关举措将极大优化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软环境,为企业和老百姓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实惠,让大众切实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的红利;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政府线上服务事项、整合政务资源,也会促进政务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将推动建设以人为本、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从宏观经济层面看,随着“跨省通办”的推进,随着“无感换乘”服务的普及,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不同地域市场主体间的隐形门槛将被进一步削弱,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构建更深层互动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有利于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和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