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观察:总理记者会与往年有哪些不同?
http://www.CRNTT.com   2020-05-30 00:25:40


总理走进金色大厅时向记者挥手致意。(来源:直播信号截图)
  中评社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张爽)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总理记者会如期召开。下午四时整,李克强总理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发言人张业遂、翻译张璐如往年一样出现在金色大厅,向记者挥手致意。从电视转播的画面中看,这场总理记者会与往年似乎并没有不同:记者提问,总理回答,两边交流热烈。也许只有身在记者会现场的记者们才能体会到,今年的总理记者会多么特别,可以称得上史无前例。

  往年的总理记者会是在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的上午十点三十分召开。为了抢占前排的有利座位,多家中外媒体都会在凌晨四点钟之前到人民大会堂外排队,其中以港媒最为勤奋,连续多年拔得头筹。今年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记者会分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和梅地亚新闻中心两个会场举行,媒体更需要抽签才能进入会场,自然也不需要排队抢座位了。此外,总理记者会也是第一次在下午举行。因两会议程压缩,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8日下午三点举行闭幕式,照往年惯例,闭幕式结束后,总理记者会才登场。

  电视转播画面在总理与记者席之间切换自如,观众几乎感觉不到会议是在两个场地举行。但往年,总理记者会作为两会的重头戏,经常会吸引上千名记者参加。从主席台望下去,黑压压一片,大厅四周也被摄影机器围个水泄不通。而今年,只有100名记者进入梅地亚分会场参加记者会,金色大厅里取而代之的是两块大屏幕,总理面对的也是这两块大屏幕里的记者。但不论台下人多人少,面对犀利提问,总理都淡定自如,侃侃而谈。

  往年总理记者会的现场互动是整场记者会最有趣的环节之一。2016年,《农民日报》记者在会场内高举写着“农民”两个字的牌子,总理看到后,主动表示自己也当过农民,愿意回答这位记者的问题。主持人宣布记者会结束后,在场记者不放过总理离场的短暂时间,放大声量向总理“喊话”提问,2019年某都市报记者喊出了“今年 ‘ 五一 ’ 还会放小长假吗?”已经起身的总理表示会研究这个问题,一周后,有关部门就宣布当年的五一小长假延长到四天。今年因为身处两个分会场,“喊话”提问的环节自然也没有了。

  往年记者会上,主席台上往往有5个人,除总理、主持人、翻译之外,还有两名点名官。今年,为了准确点到记者,两名点名官则移到了梅地亚分会场。与本次两会的“极简风”一致,总理记者会的提问数量和时长也大大缩减,往年通常会有17位记者提问,今年只剩11位。往年必答题中的中欧关系、中俄关系、半岛问题、新经济等不再榜上有名。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香港、台湾的提问,在这场被压缩的记者会上仍然获得提问机会。而且往年靠后才会被问到的两岸关系问题,今年在第四个提问中就被问到了。与往年一样,总理对香港、台湾问题的回应简明扼要,回答字数都在300字以内,重申大政方针是一贯的。

  有记者表示,今年的“云上记者会”省时省力,但是也相当怀念往年在金色大厅与总理面对面的情景。也有记者相约明年两会时,大家都能“除罩相见”,再现两会上追代表委员、抢提问的盛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