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网评:美国对华加大压制的四大趋向
http://www.CRNTT.com   2020-08-05 00:18:59


 

  五、几点应对思考


  从加大运用制裁手段、强化意识形态施压、纠集国际联合阵线等方面看,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一定程度的“俄罗斯化”态势,即将对俄罗斯的研判和定性投射到中国身上,将孤立打压俄罗斯的策略和手法用于对付中国。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中国宜着眼国家发展全局、保持战略定力、讲究斗争策略,加大对中美关系的管理和引导,在“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之间不断寻求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平衡点。

  一是对下阶段特朗普和拜登操弄“中国议题”进行党争、选战要有充分心理准备,冷静看待美方情绪化、非理性涉华言论。需认清美方“叙事之战”的用意,与美交锋既要坚定也要注意不说过头话。警惕美国鹰派势力制造的“对抗陷阱”,不被其“带节奏”,避免被用作美政客转移矛盾、塑造选情的工具。注重维护中美高层关系的稳定性,继续让特朗普针对鹰派势力发挥“刹车闸”作用。以适当方式加强与拜登政策团队的接触沟通,推动两国智库就如何管控中美战略竞争、实现中美关系“重启”等问题展开研究。

  二是按照既定部署坚定深化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充分释放中国在市场、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充分利用中国在疫情下率先复工复产复商的先发优势,做好稳外资、稳外贸等工作。要将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增强经贸、外交、金融等各领域工作的统筹协调,继续加大中国与西方国家商业界的利益捆绑,尤其是拉住欧日。要以有力的“护链外交”和“挂钩”努力对冲美方推动发达国家与中国“脱钩”的图谋。宜继续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及时披露采购、制度改革等方面进展,不让美反华政客就此做文章。

  三是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力避美国大选前中美关系多领域危机同时爆发的最坏情况,抑制美方在台湾等问题上跨越红线甚至是“摊牌”的冲动。应看到,疫情下美方对中国的一举一动颇为紧张,同时展现不惧与中国发生激烈冲突的心态。如中美在台海、南海等地区发生正面冲撞,将给特朗普的连任增添有利因素,也会使反华鹰派势力将美国对华政策进一步固化在“对抗”轨道之上。中国宜稳慎推进相关举措,确保中美两军关系稳定,共同强化危机管理机制,避免“擦枪走火”。同时,也需坚持底线思维,对美方挑起“有意的冲突”做好应对准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