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直播带货莫让“抢坑”变成“被坑” 
http://www.CRNTT.com   2020-06-19 10:59:32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电/据新京报报道,以消费者的价值体验为中心,在创新中寻找市场的缝隙,才能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形成真正持久的生命力。

  6·18年中大促作为疫情后最大的消费节点,直播带货再次成为引流的重头戏。今年6·18将有300位明星参与电商平台直播,包括吴亦凡、李易峰、刘涛等当红艺人。自年初以来,直播带货的热情高涨,很多商家迫不及待寻找网红直播的“坑位”,期盼自家的商品能够搭上网络直播的快车,实现一夜万笔的交易量。然而疯狂的背后,不得不警惕漩涡的出现和泡沫的泛起。

  数据显示,从2016年3月电商平台直播上线,到2018年其引导成交达到1000亿,再到2019年电商直播站上风口,仅“双11”就已经成交了200亿,其中,10位主播销售超10亿,100个主播销售超千万,2019全年电商直播的行业规模更是超过3000亿元。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因素和各市场主体的支持,“万物可直播,人人齐带货”成为特殊的盛景。但从行业发展周期来看,一个行业一旦步入疯狂期后,迎来的可能就是陷入谷底的泡沫。根据新京报报道,有商家花费25万元寻得一个直播坑位,最终只卖出50单。“请明星带货血本无归”、“找明星直播,其实是在赌博”等话题也成为各大商家内部直播心得分享群的饭后谈资。

  商家们从“抢坑”变“被坑”,背后折射出的是直播带货光鲜外表下逐利心态的扭曲与泡沫的滋生。

  不可否认,明星、企业家等加入让直播带货行业迅速华丽转身,从过去人们“瞧不上”变成现在“挤着上”。凭借本就具有过高人气的明星、企业家等个人IP,把粉丝运营成用户、再把用户转化为现金流,当下的直播业态搭建起了一个电商平台、商家和明星个人的“三赢”场景,同时也带动起整个行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上升。但作为近年来刚衍生的一种新模式,在三方尚未达到市场平衡前,如果一方明显处于劣势,就极易出现“赌博”的心态和二八效应。某些商家被“坑位费”所坑便是相关矛盾的显露。

  一方面,坑位费并不是商品大卖的“车票”。有些商家冲着明星的“自带流量”,凭借“搏一搏”的心态幻想可以用坑位费抢下一席之地,实现销量大增,但明星很“红”并不代表着商品就“火”,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