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拥抱双创新浪潮 浙江高校“智”汇创新强省!
http://www.CRNTT.com   2019-03-22 11:00:46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经济领域迅猛发展,相关行业人才缺口日渐扩大。对此,浙江高校用“新工科”积极接招。2017年,浙江正式启动“新工科”建设,发布有指引意义的行动倡议“浙八味”。去年4月,18个涉及浙江高校的项目被教育部列为国家“新工科”研究项目。与“新工科”一样蓬勃兴起的还有新型高校智库建设,一批快速崛起的高校智库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咨政建言等方面表现活跃。

  产学研合作日益紧密

  “立普妥”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基础用药,但这种进口药却一直找不到更优的国产化技术。四处打听后,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找到了浙江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工大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郑裕国的牵头下,最终成功用生物催化的方法研制出新片剂“优力平”,且价格仅为“立普妥”的40%,每年可为国家节省医保支出10亿余元。在浙江400多家制药企业中,有八成以上都与该中心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像这样的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省一共分批认定了45家,涉及企事业单位数百家。其中,浙江大学的“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分级转化清洁发电协同创新中心”和浙工大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已被升格成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为推动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共同合作,省教育厅还特别启动了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迄今已认定20家,让“协同”覆盖得更加广泛。

  浙江省教育厅还先后与地方政府、各类产业集聚区、高新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了14个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中心。一大批高校通过深入园区,围绕企业需求,和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攻关,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浙江万德福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打算进军一次性塑料制品市场,无奈行家难觅。在省教育厅“百博入企计划”的牵线下,公司和浙江师范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工学院教授李熹平帮助企业研发的新型材料绿色环保,生产成本低、产品利用率高,新产品上市后,收益同比增长了30%。

  在浙江,像这样积极搭建平台,促成高校与地方、企业成功“联姻”的案例还有很多。如:组织高校前往多个特色小镇开展科技对接、科技服务;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把各高校分散的科研仪器设备资源予以整合,为企业尤其是科技类初创企业提供服务;创设全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混合所有制新型科研机构——之江实验室,打造枢纽型创新基地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