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2月19日电/星岛日报今天发表社论说,中央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大力加强区内互联互通和优势互补,分阶段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成为带动香港及内地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本港和内地各方在把握庞大机遇时,还须理顺在磨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与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早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层次。内地发布发展规划纲要的同时,亦报道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的谈话,指明这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
这份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二〇二二年,即三年后基本形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框架,远期展望到二〇三五年,到时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纲要列出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突破港发展瓶颈
与纽约、东京、三藩市等国际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其中一大掣肘,是因港澳推行一国两制,形成一区三制三币,不像其他湾区在人、货、资金和资讯流动方面畅通无阻。内地会推行一连串措施打通关节,促成港澳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部分人士担心这会否缩窄香港享有的自主空间,不过,内地可以借助本港不同制度形成的金融、专业服务、法律等独特条件,成为带动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会削弱“两制”。香港可以因为参与这个人口七千万,经济总量超过十万亿元的“经济大联盟”,而突破本身土地、人力、市场方面的瓶颈,踏上新的发展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