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进一步创新国资国企管理体制
http://www.CRNTT.com   2019-03-22 08:52:30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企业竞争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国企改革关键要在治理机制上有真变化。产权改革的关键是从产权机制入手层层深入,从管理体制问题到机制问题,再到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国企改革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得到全球业界认可,使国企在全球重要领域里长期保持领先的市场竞争力、综合实力与行业影响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中国产权制度创新要包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是党执政的共同经济基础。从流量上看,民营经济占大头,而从存量上看,国有经济占大头。用资产流量与存量两只眼睛看中国的所有制结构,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管资本以后,国有资产要进一步资本化,真正实现资本运营,就要破除垄断,让各类不同的资本在市场中公平竞争,按照资本规则进行管理。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辉明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不仅要依据国有资本配置及其所发挥功能进行“分类”施策,还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层”:在明确“终极出资人”出资行为基础上派生的出资链条治理权力的分层;配合“分类”取向,联系产业体系和技术体系不同环节层次,选择国有资本配置重点和动态优化举措;在明晰公有资本的“终极所有者”概念基础上,结合政府财政账户体系,对不同政府层级的公有资产配置运营内容和管理方式加以分层。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吴栋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国有企业共同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原本竞争激烈的对手变成共同经营企业的“兄弟”,按照等量资本领取等量利润,以这种方式处理民营资本与公有资本的关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能够保证国家经济结构协调发展。

  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龚刚认为,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时候,国有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特殊作用,包括逆周期调节经济的作用,执行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例如重大项目攻关和创新。这些作用意味着国有企业不应以利润挂帅,也不应与民争利。从管企业走向管资本,必然要求国有资本根据需要退出与民争利的行业,进入具有巨大风险的领域,从而实现国家战略,这样更有利于国有企业不以利润挂帅和不与民争利。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杨春学认为,当前国企改革在理论方面仍存在一些困惑。国有企业可以充当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基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视角源于不同的理念。视角不一样,理论就不一样。国企改革同样存在实践方面的困惑,例如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重新进行产权制度安排,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其核心是治理问题。但是,一旦混改完成后,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如何取长补短、取哪些长,补什么短,通过什么方式取长补短,在激励机制方面如何发现差异等,这些都是实践当中令人困惑的地方。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报》主编孟捷表示,国企改革问题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家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这一块在理论上是欠缺的,现有研究仍局限于原有的国资国企。市场失灵能够帮助理解国资国企的作用。国资国企有一般意义上的克服市场失灵的作用,但市场是有结构的,不同的市场其规律不同,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国资国企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因此管资本作为一个原则要慎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柴高峰介绍了国家电网公司在多个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推动放大国有资本,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金辉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