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大规模基建并不意味重走刺激老路
文章认为,首先应客观评价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了“四万亿”大规模刺激政策,这为后续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回过头来看,如果当初没有实施“四万亿”刺激和扩大内需计划,中国经济很难快速走出那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彼时中国经济外向度极高,以欧美市场为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而且这种外向型经济还是处于全球产业链最低端的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在当时宏观经济“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是两大支柱,“内需”在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中只占很小的份额。在这种情况下,欧美经济一夜之间迅速崩塌,欧美市场急剧萎缩,如果政府当时不采取强力性的扩大内需刺激措施,中国成千上万家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就会倒闭,整个中国的经济也会出现问题。
正是由于政府及时采取了以“四万亿”计划为代表的强力扩大内需刺激计划,不但使中国经济没有遭受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蹂躏,反而成为当时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唯一亮点,成为支撑和带动世界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力量。
就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而言,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恰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正是从那时起,中国经济真正从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开始转向为以内需市场为主要支撑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中国的产业发展开始从原来最低端的出口加工贸易产业形态向自主型高端产业形态不断迈进。可以说,如果没有2008年那场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巨大转型压力,就没有中国今天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
此外,2008年政府第一次采取这样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救市”计划时缺乏相关经验,以至于给日后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一些问题和后果。这次中央政府在抗击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再次出手以大规模基建作为恢复和振兴经济的重要政策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会再走令人担忧的“四万亿”老路。
第一,我们已经有了惨痛教训和丰富经验。鉴于2008年“四万亿”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这一轮“新基建”投资中,从中央到各地政府都会尽力避免走“大水漫灌”和盲目刺激的老路,会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资金投入到真正需要的项目和领域中去。
第二,本轮扩大基础项目的计划将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力度,优化专项债券投向,确保各个项目的资金投入。
第三,本轮扩大基础项目的计划将采取更加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基建项目实施精准支持,增大信贷额度,增加中长期贷款,降低贷款利率,灵活适度地降低基建项目的融资成本。
第四,本轮扩大基础项目的计划将更加广泛地调动民间和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充分发挥PPP等融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本轮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