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主体如何激活?
推进种业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是关键主体。如何真正激发活力?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但种子企业小散弱特征依然明显。扶持培育领军型、旗舰型企业,是种业发展的关键举措。
“建立标准化、程序化、信息化、规模化的商业育种体系,育成好品种才能从‘偶然’变为‘必然’。”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德华说。
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经理阿方索·阿尔瓦说,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使得拜耳能够保持在全球研发和创新方面的大量持续投入。“中国企业在扩大规模、整合资源,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科企分工协作是保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要支持科研机构持续推进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加快种质创制和共性关键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加大育种投入,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推进科企深度融合。
如何推动技术人才要素流动,让企业强起来?有企业负责人反映,曾探索与高校教授合作创办企业,但因高校缺乏相关机制和先例,难以获得批准。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玉平说,公司自主科研做了不少重复工作,期待能与科研机构开展基础性研究合作,提高研发效率。
业内专家们建议,加快实现科研单位工作人员评价考核差异化、精细化,注重育种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化推广,完善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股权分配等机制,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